《士师记》是一个关于混乱与希望的故事。它通过士师的事迹和以色列社会的混乱,揭示了人性的软弱、神的信实以及救赎的希望。本书的核心主题——循环的悖逆与拯救、神的信实与人的失败、领导的重要性、道德与宗教的混乱——不仅对古代以色列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现代读者具有深刻的启示。通过学习和反思《士师记》的智慧...
在漫长的士师时期,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统一领袖,以色列各宗族之间不断出现争执、纠纷,他们争疆界,争权势;另一方面,以色列人的外部威胁仍然存在,按《士师记》的说法,上帝那和华为了试验以色列各支派的后裔,有意在他们的土地上和周围留下了非利士人的五个首领和一切迦南人、西顿人等,使他们作以色列人"肋下的荆棘"。
17:11 利未人情愿与那人同住,那人看这少年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 17:12 米迦分派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里。 17:13 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
士师记 「士」 第1章 1 : 1约书亚 死后, 以色列人 求问 耶和华 说: 「我们 中间 谁当 首先 上去 攻击 迦南 人, 与 他们 争战?」1 : 2耶和华 说: 「犹大 当先 上去, 看哪, 我已 将 那地 交 在他 手中。」1 : 3犹大 对他 哥哥 西缅说: 「请你 同我到 拈阄 所得 之地 去, 好与 迦南...
【士一1】「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求问耶和华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攻击迦南人,与他们争战?”」 「约书亚死后」本书的作者所记叙的事件,属于在约书亚死后的时期。不能确定其中最早的事件发生在约书亚死后的何时,但可能是不久之后,因为《士师记》一开始就说到在约书亚分配土地以后,各支派分散到他们自己的领土中去...
10:3 在他以后有基列人睚珥兴起,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二年。 10:4 他有三十个儿子,骑着三十匹驴驹。他们有三十座城邑,叫作哈倭特睚珥,直到如今,都是在基列地。 10:5 睚珥死了,就葬在加们。 10:6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诸巴力和亚斯她录,并亚兰的神、西顿的神、摩押的神、亚扪人的神...
|| 士师记 第十一章 注释 1-11 耶弗他作领袖 耶弗他为妓女所生,出身卑微,按风俗不能承受家业,甚至被同父异 母的兄弟逐出家门。由於他有领导才能,绿林好汉闻风依附。到了亚 扪人犯境的紧张关头,同乡父老始赏识他的才干,邀请他回乡抗敌, 作基列地的领袖。
士师记 第九章 注释 9:1-57 基甸儿子亚比米勒作王 亚比米勒得其母系亲属示剑人的帮助,屠杀其兄弟七十人,作示剑一带的王。三年後,示剑人背弃亚比米勒,结果引起了一场杀戳,最後 示剑人和亚米比勒同归於尽。 2 亚比米勒游说示剑人支持他们作王,强调他的母亲为示剑人,他自己可算是他们的骨肉。
《士师记》是《圣经》旧约中的一卷重要书籍,它记载了以色列人在进入迦南地后,在没有君王治理的时期,士师们带领百姓与外邦仇敌争战、抵御侵略以及在信仰上的摇摆和回归。当我深入研读这卷书的章节时,心中有许多的感触和思考。士师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以色列人常常悖逆神,离弃神的诫命,去随从外邦人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