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士不遇赋》是汉代司马迁的赋作。一是叹“士生之不辰”,二是不甘于“没世无闻”。作品原文 悲士不遇赋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
之后谈到决定“士”的“遇”与“不遇”的关键是时代的好与坏。在作者生存的那个时代,世风崇尚以辩诈期通,而贞士追求耿介自律。这就形成社会环境与生命个体价值追求的矛盾冲突。士越是注重自我修养,“日三省吾身”,就越背时。世俗人情既指黑为白又人多势众,连鬼神都无可奈何,圣贤也难能为力,士就只有痛苦煎熬...
据学者们考证,董仲舒此赋作于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前后,此时作者因病自胶西相免官归家,对官场的沉浮颇多切身之感。赋中认为,决定“士”“遇”与“不遇”的关键,主要在于所处时代的好与坏。在作者看来,自己的时代,世风崇尚以辩诈为高,而贞士却追求耿介自律,这就形成社会环境与生命个体价值尺度的矛盾冲突。
董仲舒:士不遇赋 呜呼嗟乎,遐哉邈矣。时来曷迟,去之速矣。屈意从人,非吾徒矣。正身俟时,将就木矣。悠悠偕时,岂能觉矣?心之忧欤,不期禄矣。遑遑匪宁,只增辱矣。努力触藩,徒摧角矣。不出户庭,庶无过矣。重曰:“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末俗以辩诈而期通兮,贞士耿介而...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感士不遇赋原文和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原文 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1),司马子长又为之(2)。余尝于三余之日(3),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夫履信思顺(4),生人之善行(5),抱朴守静(6),君子之笃素(7)。自真风告逝(8),大伪斯兴(9),闾阎懈廉退...
1.士:这里指有才华、有抱负而不被重用的善良正直之人。赋:是一种半文半诗的文学体裁,讲究文采与韵节。2.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著有《春秋繁露》等书。他所作的《士不遇赋》,收在《古文苑》中。3.司马子长: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为不朽之作。又为之:又作...
悲士不遇赋【作者】司马迁 【朝代】汉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 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阔兮;人理显然...
《悲士不遇赋》是汉代大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赋作。此赋篇幅短小,但表达的思想很明确,一是叹"士生之不辰",二是不甘于"没世无闻"。前者与他人的同类作品一样,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普遍情绪;后者则是司马迁特有的衷曲,与《报任安书》一脉相通。它表现了作者为实现志向而坚韧不拔的精神境界,而且对穷达易惑、...
《悲士不遇赋》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赋,叹“士生之不辰”,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和节操,完成历史使命的决心,并用道家思想自我解脱。此赋是司马迁晚年对自己悲剧命运和人生经验的总结,感情激越,慷慨悲壮,语言质朴,构思精巧,对后来的抒情小赋有一定影响。 《悲士不遇赋》的背景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