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坛经》相:事物外在的形象。迷:执迷。开:开悟。世俗之人不是盲目地执迷于事物外在的形象,就是执著于空见。若能够用心修行,不执著于外在的一切景象,也不执著于空见不放,即是内外都不...
一、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 ——《坛经》【解释】一切众生都有两身,一个是色身,一个是法身。色身是无常的,是有生与灭的;法身则是常住的,是无知无觉的。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
飞仙时空 发布时间:09-0706:29 《六祖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 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它是唯一一部中国人写的被称为经的佛经。 1、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翻译:人人都有菩提本性,它...
3、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释义】如果想要修行,在家中也可以,不一定要出家住在寺庙里。4、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释义】地位低下或看似平凡的人,往往也可能拥有超越常人的智慧。而那些地位显赫或看似高贵的人,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他们被自身的地位、权力或欲望所束缚,从而无法展现出真正...
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慧能 《六祖坛经》 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慧能 《六祖坛经》 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慧能 《六祖坛经》 ...
六祖坛经经典名句有:1、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2、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3、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4、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5、自性无非、无乱、无痴、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
坛经经典语录汇总,收藏,坛经名言名句整理,持续更新...网友点赞多的
——佛家经典《六祖坛经》 这句话是惠能大师针对“身是菩提树,心似明境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的。意思是: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而心如明镜台其实也只是个比喻,不是真的有个明镜台。既然本来就什么都没有,又哪里来的尘埃呢? 这是一种超脱凡世的理解,我们孑然一身来到世上,空无一物。将所...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留下了许多富有深意的名言警句,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句揭示了佛性的本质,强调一切皆由心生,无我无执。还有“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这句道出了修行路上的迷茫与顿悟,鼓励人们坚定信念,追求真知。此外,“随其心静,则佛土净”则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