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胶体是土壤中呈胶体状态的物质,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对土壤结构形成、肥力变化及养分吸附和保持水分具有重要作用。土
土壤胶体是土壤中具有胶体状态的微小颗粒,大小一般在1纳米到1微米之间(或半径<1μm的球形颗粒),具有显著的比表面积和电荷特性,能吸附和交
土壤胶体系统 (Soil colloid system)土壤胶体颗粒与土壤溶液共同组成土壤胶体分散体系。即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土壤中的分散相为细土粒(包括有机、无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和微生物活体等);分散介质为土壤水,实际上不是纯水,而是一种极稀薄的溶液。土壤中所有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都是在这个体系中进行的。
基本释义 [ tǔ rǎng jiāo tǐ ] 土壤中呈胶体状态的物质。可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类。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无机胶体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土壤胶体对土壤结构的形成和肥力变化起重要作用。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
土壤胶体化学是指研究土壤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和一般粗分散体系)的性质和表面现象的科学。在胶体分散体系中,由于质点很小,相与相之间的界面面积很大,具有较高的表(界)面能,因此该体系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易于向降低表面能的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体系的性质。这是胶体分散体系的鲜明特征·也是它具有一...
解析 土壤胶体: 土壤中的固相、液相和气相呈相互分散的胶体状态,其固相颗粒直径一般小于1μm,土壤胶体常指这些固相颗粒。 土壤胶体的特性: (1)土壤胶体的表面积和表面能; (2)土壤胶体的电荷性质; (3)土壤胶体的分散性和凝聚性; (4)土壤胶体的吸收交换性。
胶体是指直径在1—100nm之间的颗粒,但是实际上土壤中直径<1000 nm的粘粒都具有胶体的性质,所以通常所说的土壤胶体实际上是指直径在1—1000 nm之间的土壤颗粒,它是土壤中最细微的部分. 直径为2~0.001μm土粒的通称可以是矿质的,即土壤矿质胶体(无机胶体),主要是次生的黏粒矿物.也可以是有机的,即土壤有机胶...
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颗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至少有一个方向在此范围内)的土壤固体颗粒。一般将小于1μm的土壤颗粒称为土壤胶体。这比一般胶体颗粒的上限大10倍,因为1μm的土壤颗粒已经表现强烈的胶体性质。土壤胶体一般可以分为无机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体三类。下面我们简单地...
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颗粒大小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 有机质、无机质和生物质颗粒的组合 土壤胶体在土壤中具有重要作用 •有机质胶体:如腐殖质、多糖等 •影响土壤肥力:土壤胶体对养分的吸 •无机质胶体:如硅酸盐、氧化物等 附、解吸和保持作用 •生物质胶体:如微生物、植物残体等 •影响土壤结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