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练使,全名团练守捉使,此乃唐代所设之军事官职。 唐初,团练使分为都团练使与州团练使两种,皆负责统领地方自卫队,其地位略低于节度使。一般而言,都团练使多由观察使兼任,而州团练使则常由刺史兼任。据史书记载,兖州团练使即为州团练使之一例,见于岱岳观碑所载之圣历元年(698年)。 安史之乱后,朝廷为补充节度使...
历史官职> 团练使 官名。唐肃宗至德、乾元(758—760) 中置于诸道,大者领十州,小者领三、五州,掌本地区防务,又称团练守捉使。代宗时诸州刺史皆兼本州团练使,旋废。唐后期诸州刺史不兼防御使者多带此衔,诸道不设节度使者,多以都团练使(或都防御使)总领军务。五代沿置。宋朝团练州置,多不驻本州,无职...
第七位:张团练。张团练是孟州的团练使,因看上了金眼彪施恩在快活林的酒店,派蒋门神赶走了施恩,抢占了快活林酒店。此后,武松出手痛打蒋门神,为施恩夺回了酒店。张团练又伙同张都监设计抓获武松,欲将武松置于死地,最终被武松所杀。第八位:王文斌。在十位团练使当中,王文斌的身份非常特殊。他不仅是郑州的...
在宋代,团练使是地方军事行政官员,属于中级官职。他们主要负责地方的治安和军事训练,同时也要参与地方的管理事务。宋代的团练使在官阶上属于从七品至正五品的范围内,具体品级根据不同的地区和职责有所差异。在宋代的官制中,团练使与刺史、防御使、观察使、节度留后、节度使等官职构成了地方军事行政官员...
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团练使出没的频率很多,其中梁山好汉就有四人在上梁山之前是团练使出身,他们分别是陈州团练使百胜将韩滔、颍州团练使天目将彭玘[qǐ],这两位是曾经跟随双鞭呼延灼进攻梁山泊的;还有两位是跟随大刀关胜进攻梁山泊的团练使,分别是圣水将单廷珪,和神火将魏定国,这两人在进攻梁山泊之前都是凌州团练...
宋朝的团练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是一个地方的军事长官。负责一方或一州军事的官职。地位低于节度使,等同于防御使。全称为团练守捉使。有都团练使 州团练使两种。唐前期即有团练使,负责统领地方军队,但只限于个别地区的短期设置,未成定制。安史之乱后 唐王朝在不设节度使 防御使的地区陆续设置...
历史知识> 团练使 官名。唐肃宗时置于诸道,大者领十州,小者领三五州,掌本辖区防务,又称团练守捉使。有副使一人、判官二人。代宗时诸州刺史皆兼本州团练使,旋废。其后,多为诸州刺史加官,不兼防御使者多带此衔。诸道不设节度使者,多以都团练使(或都防御使)总领军务。宋代团练州置,多不驻本州,往往为武臣...
《水浒传》中的韩韬原本是东京人士,早年曾参加武举,擅长使用枣木槊,因此人称“百胜将官”。他曾担任陈州团练使,后来投降梁山。北宋时期的团练使负责一方或一州军事事务的官职,类似于地方上的军事长官。团练使全称为“团练守捉使”,在唐代已有此官职,到了北宋继续沿用。团练使负责统领地方上的自卫部队(团练),...
宋朝的岳州团练使,全名为团练守捉使,是宋代官制中的一种军事官职。其主要职责在于负责一方团练,即自卫队的管理与训练,级别通常在从八品以上。在当时的行政架构中,岳州团练使的地位相当于现代的武装部长,或者是地方预备役部队的军事主官。宋朝初年,团练使的设置分为都团练使和州团练使两种类型,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