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界先进的科学方法论,诠释因明的逻辑学科性质,是因明研究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必由之路;用科学分析方法,撷取传统因明的精华,把握因明的合理内核,赋予科学内涵;用现代表现形式,促进研究范式转换,完善因明分支学科,服务于新时代大众的科学思维。在全球化的时代,因明研究迎来与世界先进科学文化融会贯通的新机遇...
有清一代崇唯识的学者同样在因明文献十分贫瘠的情况下继续对因明作力所能及的探究,如康熙时的慧善、乾隆时的吴树虚、嘉庆时的钱林等都撰有因明著作,然所释所论局限甚多,其学术价值有待研究。汉传因明直至清末杨文会从日本引回窥基《因明大疏》等唐代注疏,锓版流通,因...
日本的法相宗以玄奘和窥基创立的慈恩宗为祖庭,绵延不绝,无论南寺系或北寺系均继承汉传因明的传统,以因明大小二论为基本文献,且主要以窥基《大疏》为参照和研究的对象,后来甚至连其他宗派的因明传承亦复如是。千余年来,除了在日本中世时期室町幕府灭亡前后约三百年的动乱年代因明研究踯躅不前外,至江户时代中期,由于...
《汉传佛教因明研究》是200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郑伟宏。该书是199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它是伟宏继《佛家逻辑通论》和《因明正理门论直解》之后的第三部因明专著。内容提要 在本书出版之际,让我们拍掌欢迎它!为什么要欢迎它呢?理由有三:(一)汉传因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涉及世界三大逻辑源头中...
章太炎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尤其是对佛学理论、因明学说,他更有着深厚的情结和独到的见解,其成绩不可磨灭,对章太炎因明研究及其得失进行认真地梳理和总结,必定会对我们有很深的启发。 二得 (一)确立了“论辩之道的完善式” ...
《中国近现代汉传因明研究》 作者:曾昭式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4 丛书:中大哲学文库 ISBN:9787100239448 内容简介 汉传因明研究有两个 范式,一是窥基因明研究 范式,二是因明的逻辑研究范式,中国近现代呈现出两范式兼具态势。本著是作者所著《中国现...
《近现代中外因明研究学术史 (上下册) 》 沈剑英 主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 佛教逻辑,大乘瑜伽行宗谓之“因明”(Hetuvidyā),是印度逻辑的一个门类。 印度逻辑不是凭空而来的,早在印度产生吠陀圣典的时代,就有它的萌芽,后来更成熟于印度各派哲学的大辩论之中。那时不仅佛教和婆罗门教有论辩,而且婆罗门教又有六大派别的...
在第三相中,问题主要在于对“异品”一词的解释,以往的研究者总是把它当作宗法或其否定,认为第三相与第二相都是研究因法与宗法的关系的。实际上,在因明典籍里,异品和同品一样都是表达具体事物的概念,如虚空这样一类概念,它们与表达一般属性的概念宗法如无常性、常住性等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是绝不可等同看待的...
研究因明的学者及其 学识 的概 述袁野在世界 逻辑史 上,因明 (亦 称因 明学) 同古希腊 的逻 辑、中国古代 的名辩学是三 颗瑰丽 的明珠。因 明不 仅在 古代 印度佛 教和 人们思 维活动中起了重要 的作用各国逻 辑科学 的发展 也产 生了深远 的影 响,而且对世界。因此,世界上许 多国家 的学者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