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说凡夫都有四种颠倒,即四种颠倒妄见。指凡夫对于生死有为法所执之四种谬见─常颠倒、乐颠倒、我颠倒、净颠倒。即凡夫不知此迷界的真实相,而于世间之无常执常、于诸苦执乐、于无我执我、于不净执净。我们众生在四种颠倒中生活而不自知:【一、无常与常颠倒】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却颠倒的以为常,把无常...
因为要用「四念住」来对治众生的四根本颠倒。颠倒,巴利文称「唯怕那剎」,它是指心思的错误谬见有歪曲事实之义。众生的四种颠倒即︰ 1. 不净视为净; 2. 苦视为乐; 3. 无常视为常; 4. 无我视为我。 1. 不净视为净 何谓不净视为净呢?所谓不净,就是指我们这个躯体、这个肉身是一个臭皮囊;由于无...
因为要用「四念住」来对治众生的四根本颠倒。颠倒,巴利文称「唯怕那剎」,它是指心思的错误谬见有歪曲事实之义。众生的四种颠倒即︰ 1. 不净视为净; 2. 苦视为乐; 3. 无常视为常; 4. 无我视为我。 1. 不净视为净 何谓不净视为净呢?所谓不净,就是指我们这个躯体、这个肉身是一个臭皮囊;由于无...
1、凡夫的四种颠倒 指同我一样的凡夫,对于世间的“苦、空、无常、不净”,生起“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认知,所谓荣者,以凡夫由此四倒,增长惑业,有荣茂之义,故以四荣譬之。凡夫四倒 (1)、常颠倒,无常认为有常;(2)、乐颠倒,以苦当作乐;(3)、我颠倒,无我认为有我。 (4)、净...
一,凡夫的四颠倒 凡夫的四颠倒指的是常颠倒、乐颠倒、我颠倒、净颠倒。在早期的标志归结为“三法印”,“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都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所以是无常的;不但事物是无常的,而且连自我都是无常的,所以说“无我”;众生要想在...
众生的颠倒,常规来讲是讲四种: 一是无常计常。我们这个人的寿命本来是很短暂的,无常的。但是,他整天还以为还有很长久,我们随时都可能一口气不来,跟不上,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即是无常的了。 虽然是道理上面我们知道,但是我们的心都总是妄想,或者我还可以三十年、五十...
@菩提达摩佛教中的四种颠倒梦想 菩提达摩 佛教中的四种颠倒梦想,乃是指常颠倒、乐颠倒、我颠倒和净颠倒。 常颠倒,即将无常视为恒常,执着于事物的永恒不变,却忽视了世间万物皆在瞬息万变之中。 乐颠倒,则是将痛苦视为快乐,沉迷于短暂的快感之中,忘却了快乐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的痛苦。 我颠倒,即将无我执为有我...
四种颠倒,迷悟众生 《俱舍论》中说凡夫有四种颠倒,我们众生都有这四种颠倒。一是对世间诸行无常的生灭法,认为是常。我们总是期望花常好月常圆人常在,继而就会想方设法的去获取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这就是颠倒。第二、是对于世间的诸苦认为是乐。这个我们每天都可以碰得到,时时都可以碰到,认为苦是乐。第三、...
四种颠倒(vipallaasa)─ 概念的净化 佛陀说《大念住经》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佛祖当时只讲「四念住」,而不是三念住、五念住或六念住呢?因为要用「四念住」来对治众生的四根本颠倒。颠倒,巴利文称「唯怕那剎」,它是指心思的错误谬见有歪曲事实之义。众生的四种颠倒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