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四句,绝百非”乃禅宗各宗各派常提之语,用以表述佛法修行之某种境界或要求。 “四句”者,乃指“有”一句,“无”一句,“亦有、亦无”一句,以及“非有、非无”一句。此四句涵盖宇宙万有、一切人事物之森罗万象。而“离四句”,即是非一、非异、非有、非无,意谓要超越此四种相对之境界。 “百非”则是...
”“四句百非”指的是四句话:有、无、亦有亦无和非有非无。这四句分别扩展为百非,即在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肯定与否定的各个方面都有对应的四句话,总计九十六句。但归根结底,这四句话本身就包含了对立和矛盾,因此需要超越它们。“离四句觉百非”意味着要超越这看似对立的四句话,其实质是...
"四句"并非佛教真理的全部,也无法完全描述其深奥之处,因此被称为"四句百非"。如著名学者吉藏在《三论玄义》中指出:“佛道超越了四句的局限。”他进一步强调,真正的佛法是无法用四句来界定的,它是"体绝百非"的真理。同样,《大乘玄论》在解释智藏大师的"二谛说"时,也提到了"真谛之理"超越了...
【略说 离四句 绝百非】 《楞伽经》广说“四句”;即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 百非者: 即一、异,亦一、亦异,非一、非异,乃至非非一、非非异等。 亦一亦异名俱,非一非异名不俱。有俱不俱、亦俱亦不俱、非俱非不俱、非非俱非非不俱等。 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
四句百非的诗词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诗词: 1.“离四句非,绝百非是。绝百非非,离四句易。” 2.“若不离四句,如何绝百非。直指西来意,西来意是□。权教参智藏,黑白转狐疑。妙得无非物,如如道不知。烽火一息三千年,汉家将军画凌烟。胡儿不识征战事,龙沙万里今桑田。” 3.“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香饭...
离四句绝百非这四句是指:「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四句包含了宇宙的万有、一切人事物的森罗万象。“四句”,就是“一、异、有、无”这四句。离四句。就是非一、非异、非有、非无。离开这四句的心就是禅定。定中妄念死了,没有分别执着,住在如如不动的自性中,自性本具的定...
“四句”(ca^tus!kot!ika)在逻辑组合中指的是两个关系项所构成的四种表述,包括"有"、"无"、"亦有亦无"以及"非有亦非无"。同样,"常"、"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也是四句表达的例子。据《杂阿含经》卷三十四记载,外道的观点中,他们认为世间可能是永恒的,也可能是无常的,甚至认为...
离四句,出自《入楞伽经》:「观一切法离四句不可得。四句者,谓:一异、俱不俱、有非有、常无常等。我以诸法离此四句,是故说言一切法离。」 这「一异、俱不俱、有非有、常无常」,称为世间四句,因为一切世间法脱不了这四个相对的观念。又称为根本四句,是相对于百非中的枝末四句而言。
百非呢,就是把四句再扩大,扩大到比较细致的时候,总结为一百种,再往上我们烦了,好比说,A,B,非A非B,即A即B,然后他说,非即A即B,非非A非B,你就很头痛了,他这样,非非来非非去总共一百种,你就受不了了,为什么叫离四句,绝百非,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法都是梦幻泡影,它有什么是和非,所有的数字乘上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