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两个整师又六个团,连同保安部队共计5万余人。对于改变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战役释义 江南”指东北松花江以南地区。战役背景 一九四六年十月,国民党军占领安东、通化、辑安等地后,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为继续实现“南攻北守,先南后北...
“东北战场七战七捷——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北满两个战场上进行的一系列进攻战役。“三下江南”指的是:1946 年12 月17 日至1947 年1 月5 日,东北民主联军三次渡过松花江,对国民党军的南满根据地进行打击。“四保临江”指的是:1947 年 1 月 5 日至 3 月 ...
当国民党军第二次攻打临江等地时,松花江北岸的东北民主联军从第一次“下江南”的作战中总结了经验。没有等敌人进攻临江受挫再出动,而是当“二保临江”战役打响后不到四天,就渡江直插长春外围要隘德惠。值得一提的是,“二下江南”与“二保、三保临江”几乎同时进行。东北民主联军“南拉北打”的战略趋于成熟。二...
四月初,南满部队终于打退了敌人,不但保住了临江,南满的局势也大有好转。 至此,历时三个半月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胜利结束。整个战役,东北民主联军共歼敌四万余人,迫使敌人由攻势转入守势。从此,东北战场的主动权已开始操纵在我们的手里了。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是一系列战役。它们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段,彼此之间有紧密联系。 这里的江南,不是指长江中下游南岸区域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而是指松花江以南区域。这里的临江,指的是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临江地区。 1946年12月27日,郑洞国率领6个师的兵力,对临江地区发动攻击,以此打通从通化到集安的交通线路,...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历时3个半月,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北满部队密切配合作战,东满、西满部队积极出击,以战役上的积极进攻达到了战略防御的目的,共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挫败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削弱了其机动兵力,迫使其在东北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东北民主联军南满根据地的局面...
其中最为艰难,却又最能体现林彪指挥风格的,既不是四平保卫战,也不是辽沈决战,而是发生在1946至1947年隆冬季节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若论战果,这场持续四个多月的战役堪称东北战场上的转折之战。此役结束后,东北国民党军彻底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从此处处被动,到处挨打,最终全军尽墨。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对南满一般是指松花江嫩江以南的地区的进攻10月下旬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肖华率军区机关从安东今丹东市向通化转移所属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密切配合将国民党军第二十五师诱至山势险要的新开岭以东地区一举予以全歼伤俘8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战略物资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1946年9月16日,国民党...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历时3个半月,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北满部队密切配合作战,东满、西满部队积极出击,以战役上的积极进攻达到了战略防御的目的,共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挫败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削弱了其机动兵力,迫使其在东北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东北民主联军南满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