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嘲鸫 上一篇讲了知更鸟,《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知更鸟,其实是翻译的误译,原生英文版书名是《To Kill a Mockingbird》,mockingbird其实不是知更鸟,是嘲鸫。今天我们来聊聊嘲鸫(dong一声)。嘲鸫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鸣禽,最大的特色是善于模仿,是以出色的模仿能力和动听的歌声闻名的。主要...
在北美的温带地区,有一种叫做嘲鸫的鸟类,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实际上它们是非常友好和智慧的鸟类。这种鸟甚至被一些人当作宠物来养。嘲鸫(也叫反舌鸟)的名字在经典好莱坞时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中文名字却被误译为“知更鸟”。嘲鸫有一个特别的能力,那就是它们可以学习并模仿出数十种不同的歌声和“贯口”...
它跟夜莺一样,用歌声吸引人们的关注,还以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为乐,这也是“嘲鸫”这个名字的由来。它的鸣叫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嗓音训练得更为完美,不知疲倦地通过各种方式练习自己的歌喉。 嘲鸫不仅认真用心地唱歌,而且唱得十分生动,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在借助歌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嘲鸫通过歌声自娱自乐,还伴以有...
嘲鸫并不是知更鸟,虽然它们都属于雀形目,但却是不同的物种。下面我为你提供一些关于嘲鸫的基本信息: 嘲鸫是一种中型的鸣禽,体长23~28厘米。它们的喙短而略微向下弯曲,翅膀相对较长且圆,尾巴也较长,末端略微楔形。在外观上,嘲鸫的羽毛通常呈现出灰色、褐色或黑色等暗淡的颜色,腹部则可能带有白色或浅色的斑点。
嘲鸫是一种鸟类,属于鸫科。嘲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通常生活在开阔的森林、灌丛、农田和沿海地区。它们以其独特的鸣叫声和捕食行为而著称。嘲鸫的羽毛主要是灰色或褐色,有助于它们在环境中进行伪装,躲避捕食者。嘲鸫主要以昆虫、水果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经常从树枝上飞跃到地面,捕捉经过的...
嘲鸫是一种鸟类,属于鸫科。嘲鸫是一种体型中等,外表特征明显的鸟类。它们通常生活在开阔的森林、灌丛和农田中。嘲鸫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是蚯蚓、蜗牛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它们也会食用一些水果和种子。嘲鸫的喙部强壮有力,方便它们挖掘土壤寻找食物。嘲鸫的繁殖习性也很有趣。它们通常在春季开始筑巢并...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发布 嘲鸫是一流的口技大师,它惟妙惟肖地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C位看科学 发布于:山西省 2024.11.06 09:40 +1 首赞 收藏 嘲鸫是一流的口技大师,它惟妙惟肖地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
嘲鸫科是鸟纲雀形目的一科,共11属、35种、86个亚种。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体型较小,体长20至33厘米,翅膀短圆,尾长,腿长。极擅长鸣叫和模仿,英文名即模仿鸟之意。大部分的羽毛呈灰褐色,一般上半身呈褐色,前胸和腹部呈白色,并带有褐色...
嘲鸫,隶属于雀形目嘲鸫科,是一类擅长模仿鸣叫的鸟类。它们主要分布于西半球,喙部向下弯曲,以独特的模仿能力著称。其中,北方的小嘲鸫(Mimus polyglottos)尤为著名,体长约27厘米,灰色的羽毛上散布着深色和白斑,广泛分布在从美国北部到巴西,甚至在夏威夷也有它们的身影。这些鸟通常在城市边缘和森林中...
嘲鸫是一类属于雀形目嘲鸫科的特殊鸣禽,以其出色的模仿能力而知名。这些鸟类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喙呈向下弯曲的形状。其中,北方的小嘲鸫(Mimus polyglottos)尤为著名,体长约27厘米,羽毛灰褐色,翅膀和尾巴深色带有白斑。它们广泛分布于美国北部直至整个巴西,甚至被引入夏威夷,常见于城市周边的高处,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