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仪(1862年—1938年),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现珠海唐家镇唐家村),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国民党政府官员。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8...
国民党对此很恼火,而日本人对唐敬酒不吃也同样恼火,所以,在无形之中,唐绍仪已经成为夹在日本人与国民党之间的烤肉,不论倒向哪一方,另一方都有把他干掉的可能。9月30日,唐绍仪突然被杀,第二天被报道后,上海一片哗然,人们对此事也出现了种种猜测,有说他晚节不保,投靠了日本人;有说日本人与他频繁接触...
首任民国总理唐绍仪故居,位于唐家古镇山房路99号。由并连成一整楼的前后两座组成,后座为唐绍仪祖父于清朝所建,前座为唐绍仪于1929年所扩建。简介 唐绍仪在此出生和生活过。唐绍仪故居是两间两层并连成一座的楼房,阔12.3米,深11.6米,右间建于清代,为唐绍仪祖父所建,左间扩建于1929年,为唐绍仪本人所建。...
唐绍仪,1862年出生于濒临港澳、得风气之先的广东香山县,12岁时搭上了中国第一批官费留美的大船,沐浴欧风美雨,饱吸新鲜空气,培养了他跟旧式读书人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政治信仰和任事风格。唐绍仪在美国学习的第七年,清政府担心幼童们“久居美国,必致全失其爱国之心,他日纵能学成归国,非特无益于国家,...
唐绍仪(1860-1938)又作绍怡,字少川,广东香山唐家湾(今属珠海市)人。1874年以第三批幼童之一赴美留学,后升入哥伦比亚大学文科。1881年回国,入洋务学堂读书。后派赴朝鲜服务。1906年任外务部右侍郎兼京汉、沪宁铁路督办;10月任邮传部左侍郎兼外务部右侍郎。1907年4月,任奉天巡抚。1910年8月,任邮传部尚书。
此人就是时年22岁的唐绍仪,未来的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2天以后,袁世凯成功镇压叛乱,被清廷任命为驻朝督办,实际也就是朝鲜王国的“太上皇”,而唐绍仪则称为袁世凯的西文翻译,自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然而,二十年以后,两人却在历史的变革中走向了对立面,更重要的是,两人的分手,无形中引发了民国初年的另一件...
唐绍仪(1860-1938年),字少川,广东香山人,中国最早的官费留美生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文科毕业,回国后在天津海关道任职,并被派往朝鲜办理税务。甲午年间,袁世凯从朝鲜返国,唐绍仪冒死救护,两人从此遂为莫逆之交。袁世凯返国后,即以所任“驻扎朝鲜通商交涉总理大臣”一职交付唐绍仪。小站练兵时,袁世凯奏调徐世昌为...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国民党政府官员。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1] ...
唐绍仪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家,他在国家制度建设、统筹经济发展,以及海关、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英国驻华海关总税务司长官、对我国近现代海关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外国人,赫德曾评价“唐绍仪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可见唐绍仪的能力得到广泛认可。但是我们本期的主人公并不是唐绍仪,而是唐绍仪的族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