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卓越非凡,其书法亦独树一帜。八幅传世经典,尽显王者之风与文人墨韵,位列历代皇帝书法亚军,实至名归。今人赏析,不仅可领略其艺术魅力,更可感受一代帝王的非凡气魄。——题记 唐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书法得以蓬勃发展。朝廷重视书法教育,设书学博士,以书法取士。唐太宗倡导书学,...
《艺韫帖》+《枇杷帖》三种 李世民书法《艺韫帖》李世民书法《枇杷帖》唐太宗书法《艺韫帖》、《枇杷帖》来源:历代帝王法帖淳化阁帖懋勤殿本 李世民《艺韫帖》、《枇杷帖》
其次,他的书法老师堪称史上最佳。虞世南去世后,褚遂良接任,对王羲之真迹进行了重新鉴定,去伪存真。在两位大师的辅导下,唐太宗对王羲之的书法有了深入的理解和研究。第三,唐太宗的文治武功,胸襟和见识超凡,学习书法自然具备非凡的毅力。然而,尽管如此,唐太宗的书法却与王羲之的风格截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当代书法家启功有一首赞扬李世民书法的诗:“烂漫生疏两未妨,神全原不在矜庄。龙跳虎卧温泉帖,妙有三分不妥当。”他认为此作纤浓兼备、肥瘦得宜,深得王羲之“龙跳虎卧”书风的真传,甚至堪称唐代书法之冠。学界认为,唐太宗既得羲之妙处,又填补了他书法的一大短处,即妍美有余但雄健不足,气势上的张力...
《温泉铭》原石早佚,幸有拓本传世。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王圆箓意外发现莫高窟藏经洞,其中保存着数以万计的文书珍宝。其中就包括里唐太宗行书《温泉铭》拓本。这件拓本被法国人买走,至今收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全卷纵30厘米、横181厘米,共48行、354个字。通篇洋洋洒洒、雄伟开阔,启功评价它“虎跳龙卧”...
对唐太宗书法的评述,始于武后朝的李嗣真,他在《书后品》序中称:“太宗与汉王元昌、褚仆射遂良等,皆受之于史陵。褚首师虞,后又学史,乃谓陵曰:‘此法更不可教人’,是其妙处也。”如此说,唐太宗的书法,其实从史陵来。史陵是隋或唐初人,《书断》称其书法“古直,伤于疏瘦”,陈思《书小史》称其...
二者皆体现了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的深刻理解与精妙模仿,且因蓝本皆出自唐太宗内府,在结字和用笔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 “之” 字的写法,各有姿态却又似同出一辙,足见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的研习之深、领悟之透。李世民的《两度帖》则展现了其书法的另一面。这是他出征高丽时写给皇太子李治的私信,以行书书写,...
为啥说,在历代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的书法最好呢?首先表现在他对书法的推崇上,身为皇帝的他,极力地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并且还以著书立说的形式,将王羲之推崇到“书圣”的地位,而他自己,也在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基于此,他不仅成就了王羲之,也成就了唐朝书法,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在行书上的表现,他...
在文化艺术领域,诗歌、绘画、书法等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而书法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着大唐的气度与风范。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大唐的开国之君,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于书法一道亦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贡献。李世民对书法的热爱源于他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艺术的敏锐感知。他身处一个文化交融...
唐太宗用数十年的时间钻研魏晋笔法,最终超越了欧、虞、褚,清代书法家俞复就说:“伯施、信本、登善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这里所说的“此本”指的就是太宗经典作《温泉铭》。严格来说,第一位引行书入碑的并不是李邕,而是李世民,《温泉铭》便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