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庙案是发生于清顺治十八年的“抗粮哭庙”事件,以及之后清政府对参与者的镇压。作家金圣叹参与并死于这次事件。“哭庙案”与“通海案”、“江南奏销案”,合称 “江南三大案”。简介 “哭庙案”本是吴县诸生为声讨吴县县令任维初的贪酷而组织的一次地方性请愿活动。秀才们无力造反,只能到文庙中的先圣牌位面前痛哭...
哭庙 [ kū miào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kū miào ] 清代皇帝死后,地方官吏士绅到万寿宫或庙宇等处哭奠,称哭庙。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百科释义 报错 到寺庙、祠堂等供奉场所哭祭。根据不同的地方习俗和朝代有不同释义。 查看百科 注:百科...
金圣叹之所以被牵连进来,除了写《哭庙文》,还因为平时喜欢抨击官府,看不起官员,在官府眼里是一名“刺头”。朱国治当然要利用这个机会将他一起收拾。这就是苏州哭庙案。朱国治全权接管了哭庙案。他给哭庙秀才定的第一个罪名,就是“震惊先帝之灵”。这是因为,顺治皇帝于1月30日病逝,哀诏在2月1日到达苏州。...
六月十六日,金圣叹等18人被判处斩首(也有说法是121被斩首),七月十三日立秋,在南京三山街执刑,如此规模的行刑场面亘古未有,一场为民请愿的“哭庙案”就这样凄惨收场。三、哭庙案后续 哭庙,主要指到寺庙、祠堂等供奉场所哭祭,作为在苏州流传已久习俗,每当有官府有不法之事不当之举,士子们每每聚集文庙,向...
哭庙 成语(Idiom):哭庙发音(Pronunciation):kū miào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虚伪的哭声或伪装的悲伤。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哭庙是指在庙宇前假装哭泣或表现出虚伪的悲伤。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在庙宇前假装哭泣,以显示自己的虔诚和悲伤。因此,哭庙成为形容虚伪的哭声或伪装的悲伤...
外部播放此歌曲> 梁奕源 - 哭庙 专辑:首陀罗 歌手:梁奕源 还没有歌词哦
1661年顺治十八年二月,苏州文庙内回荡着震耳欲聋的悲泣之声,逾百名秀才伏于孔子灵位之前,悲痛欲绝,捶打胸膛。这一举动,本是江南文人沿袭数百年的抗议旧习,却不料导致了十八人丧生的惨剧,更使大清王朝与江南士人之间的关系彻底决裂。这桩震惊一时的“哭庙案”,成为了一个王朝对文化阶层实施血腥镇压的历史见证...
——《哭庙记略》二月初一,金圣叹与百余名文士在孔庙悼念顺治帝驾崩。因同情农民的遭遇,金圣叹和众秀才写了“揭帖”,到哭灵场所控告县官任维初中饱私囊,鱼肉百姓。金圣叹亲自写了《哭庙文》道:顺治十八年二月初四,江南生员为吴充任维初,胆大包天,欺世灭祖,公然破千百年来之规矩,置圣朝仁政于不顾,潜赴...
豫剧名家张宝英《秦香莲后传》哭庙, 视频播放量 2680、弹幕量 0、点赞数 21、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17、转发人数 10, 视频作者 账号已注销,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典藏】张宝英《秦香莲后传》全唱段,【豫剧】八珍汤 三让椅 张宝英等,“十冬腊月里好热的天……”豫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