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王命令毕公高作策文,分出成周的一部分民众迁到郊区居住,作为成周的屏藩,写下《毕命》。 分赐宝器 当时,楚国国君熊绎与鲁国国君伯禽、卫国国君卫康伯、晋国国君晋侯燮、齐国国君齐丁公一起辅佐周康王(《史记》误作周成王)。由于齐、晋、鲁、卫四国与周康王亲缘较近,因此都...
周康王在位期间主张节俭,晋侯燮修筑了华丽的宫殿,周康王便派使者责备晋侯燮的铺张浪费。周康王还封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于贾(今山西省襄汾县西贾乡),建立贾国。康王十二年六月,周康王亲自由镐京步行至丰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以西)祭祀先祖,沿途由毕公高率军护卫。周康王在祭祀时作《毕命》,督促毕公...
周康王,姬钊,西周第三代天子,周成王的儿子。康王与其父成王在位期间,西周正处于建国后的上升期,周天子威慑力十足,国力持续上升,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作为皇三代,周康王在位期间并无特别突出的政绩,但这正是王朝巩固的正确做法。通过“成康之治”,奠定了西周国库充...
一、周康王的身世与继位背景 1. 出身 - 血缘:周康王,姬姓,名钊,周成王姬诵之子,周武王姬发之孙,古公亶父曾孙,黄帝后裔。其母为邑姜(姜尚之女)。 - 继承关系:周成王去世后,康王以嫡长子身份继位,成为西周第三任君主。成王临终前因担忧太子年幼,命召公奭、毕公高等重臣辅佐其登基。2. 继位背景 ...
周康王姬钊,生于皇室,长于深宫,自幼便沐浴在父王周成王的仁爱之政下。周成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巩固周朝基业,为后世子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姬钊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不仅继承了父王的治国理念,更在贤臣召公奭和毕公高的悉心教导下,对治国之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公元前996年(也有说法为前1020年或前1078...
周康王姬钊出生在一个“皇室世家”,父亲是周成王姬诵,母亲是周成王的王后,想必从小就享受着“吃香喝辣”的生活。小小年纪的姬钊,已经在宫廷中感受到了“权力的游戏”。当周成王去世后,年仅二十岁的姬钊顺利继位,成为了周朝的第三位君主。听说他当时的心情就像是刚刚获得了“人生赢家”的奖杯,满心欢喜地准备大...
周朝的政治风云,可以追溯到周公之治。周公旺势虽强,但其去世后,周朝中央集权面对渐行渐远的地方权势,逐步陷入了动荡不安的环境。周康王,就是在这种风云变幻的历史洪流中应运而生的年轻君主。当时,他年仅十五,面临舅舅吕侯等权臣的挑战,犹如在暴风雨中孤舟启航,令人揪心。二、初当君王:从无知到觉醒 即位...
在遥远的公元前1000多年,有那么一个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的小伙子,他姓姬,名钊,人称周康王。别看这小伙子出身不凡,是周武王姬发的孙子、周成王姬诵的儿子,但人家可没一点王族架子,反而活得比谁都接地气,幽默感爆棚。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周朝第三任君主的幽默进阶史,看看他是如何从岐周小子一步步...
周康王,姓姬名钊,周成王之子,西周第三位国君。周成王晚期,担心太子姬钊无法管理好国家,于是任命召公奭和毕公高辅佐太子。成王去世之后,太子姬钊在召公和毕公辅佐下顺利即位,为周康王。康王即位后,召公和毕公反复告诫康王西周政权来之不易,希望康王能够效仿先祖文王、武王等人做一个有成之君。康王听后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