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上 【一】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译文:告子说:“人的本性好比柜柳树,义理好比杯盘,把人的本...
有几个弟子对墨子说:“告子能胜任行仁义的事。”墨子说:“这不一定正确。告子行仁义,如同踮起脚尖使身子增长,卧下使面积增大一样,不可长久。”这是在说告子的仁义还不稳定持久啊。其实,关于告子的具体身份,现在争议不断的其中一个点是:《孟子》中的告子和《墨子》中的告子是否为同一人。晚清经学大师孙诒...
1、简介 《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全篇共20章。2、出处 《告子》选自《孟子》。《孟子...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告子与孟子辩论,孟子..《墨子 公孟》记载说:有几个弟子告诉墨子说:“告子这个人,口言仁义但行为很恶劣,请将他开除算了。”墨子说:“不能。称誉我的言论,而不学我的行为,总要比一无是处要强。有一些人说:‘墨翟的言论没有仁义,尊
。告子》是《孟子》书中的篇目,分上、下两篇。 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孟子持性善说,告子持性恶说,《告子》以两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性善及其相关理论。 《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
简单理解一下,告子大概是作为孟子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时候,这种情况非常之正常,就好比...
《告子》篇是《孟子》一书中的篇章,分为上、下两部分。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具有向善的倾向;而告子则持有不善不恶的观点,即认为人的本性并非先天设定为善或恶。在《告子》篇中,两者的辩论作为开头,引出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及其相关理论的集中阐述。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