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年,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巧用火攻,大败曹操。220年,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222年,孙权宣布独立,临江拒守,改年号为黄武,成为独立的吴王国,在孙权的领导下,吴国逐渐壮大,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和军事力量,和曹...
三国明明是魏汉吴,为何一直用魏蜀吴这个说法?这就跟《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有关了,陈寿在编写刘备一方时,把刘备建立的“汉”改成了“蜀”,把他们的事迹记录成史书,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三国志蜀书篇》,很明显陈寿是把刘备建立的政权看成是地方性的割据政权,而不是一个像魏国一样的大国政权。陈寿为何要这...
蜀魏吴三国介绍 一、蜀汉(蜀) 1. 历史背景 蜀汉,又称季汉,是三国时期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一个政权。其建立者是刘备,他在赤壁之战后逐渐占据了荆州大部与益州(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一带),并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后世习惯称其为“蜀汉”以区别于西汉和东汉。 2. 政治制度 蜀汉实行的是丞相辅政...
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的实权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日(266年2月8日),曹魏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曹魏灭亡。咸宁五年(279年)至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
三国鼎立-魏蜀吴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地方豪强和割据势力互相拼杀,连年战争,彼此吞并,经过三十多年的厮杀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一般认为从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开始,到公元280年孙皓自缚降晋止,共计60年。曹 魏 三国之一,自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废汉献帝称帝,至公元265年司马炎故伎重演...
魏、蜀、吴三国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设刺史或州牧。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分境内为十二州:司隶、豫、冀、兖、徐、青、荆、扬、雍、凉、并、幽。221年(黄初二年),孙权遣使称藩,魏封以吴王。次年,魏以荆、扬江南八郡为荆州,孙权领荆州牧,荆州江北诸郡为郢州。当年孙权叛魏,魏复改郢州...
三国的兴衰与灭亡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政治、文化和人物的动荡时期。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个政权,它们在汉朝衰落后,通过相互征战和联合,分割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三国时代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到公元280年西晋统一中国结束,历时96年。三国的灭亡先后顺序是:蜀先亡,吴次之,魏最后。下面...
三分天下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在现代,也常常引用三分天下这个词:一,指某市场或集团有内三股势力相均衡或制约。通常引用为三分天下,意为三家实力相相去不远,任意两家的实力和大于第三家。 二,泛指有相当势力或规模,如某公司在其行业中已取得了三分天下。简介 三分天下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