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在现代,也常常引用三分天下这个词:一,指某市场或集团有内三股势力相均衡或制约。通常引用为三分天下,意为三家实力相相去不远,任意两家的实力和大于第三家。 二,泛指有相当势力或规模,如某公司在其行业中已取得了三分天下。简介 三分天下即为...
208年,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巧用火攻,大败曹操。220年,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222年,孙权宣布独立,临江拒守,改年号为黄武,成为独立的吴王国,在孙权的领导下,吴国逐渐壮大,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和军事力量,和曹...
蜀魏吴三国介绍 一、蜀汉(蜀) 1. 历史背景 蜀汉,又称季汉,是三国时期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一个政权。其建立者是刘备,他在赤壁之战后逐渐占据了荆州大部与益州(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一带),并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后世习惯称其为“蜀汉”以区别于西汉和东汉。 2. 政治制度 蜀汉实行的是丞相辅政...
三国的兴衰与灭亡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政治、文化和人物的动荡时期。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个政权,它们在汉朝衰落后,通过相互征战和联合,分割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三国时代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到公元280年西晋统一中国结束,历时96年。三国的灭亡先后顺序是:蜀先亡,吴次之,魏最后。下面...
三国鼎立-魏蜀吴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地方豪强和割据势力互相拼杀,连年战争,彼此吞并,经过三十多年的厮杀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一般认为从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开始,到公元280年孙皓自缚降晋止,共计60年。曹 魏 三国之一,自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废汉献帝称帝,至公元265年司马炎故伎重演...
魏、蜀、吴三国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设刺史或州牧。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分境内为十二州:司隶、豫、冀、兖、徐、青、荆、扬、雍、凉、并、幽。221年(黄初二年),孙权遣使称藩,魏封以吴王。次年,魏以荆、扬江南八郡为荆州,孙权领荆州牧,荆州江北诸郡为郢州。当年孙权叛魏,魏复改郢州...
那么,魏蜀吴三国的结局是什么呢?蜀国结局。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蜀汉有"天府之国"的盛誉,主明臣贤,文有诸葛孔明的智慧,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的勇猛。刘备死后,刘禅登基。自建兴六年(228)诸葛亮首次北伐开始,至景耀五年(262)姜维兵败。蜀汉政权进行了长达34年的...
司马氏以先灭蜀后取吴作为国策,而在灭蜀篡魏后又忙于新朝定制,东吴政权暂时得以延续。 三分归一 晋武帝司马炎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去世,十二月丙寅日 [61](266年2月8日),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强迫曹魏皇帝曹奂禅让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仍定都洛阳,曹魏灭亡。从此,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史称西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