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评说吴昌硕,都要提到他临的《石鼓文》。《石鼓文》成全了吴昌硕,反过来,吴昌硕也使《石鼓文》的艺术价值得以发扬光大。 吴昌硕一生通临石鼓文无数,今天分享的是他75岁时所临,称得上是他晚年的精品力作。
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数千年书史中,对《石鼓文》临习最多、最深且最有独到之处的当数吴昌硕。大凡评说吴昌硕,都要提到他临的《石鼓文》。《石鼓文》成全了吴昌硕,反过来,吴昌硕也使《石鼓文》的艺术价值得以发扬光大。吴昌硕一生通临石鼓文无数,这次分享的是他七十...
吴昌硕75岁临《石鼓文》全文(高清)石鼓文线条较金文更加匀整圆润字形结构较甲骨文和金文简单整齐而略呈长方平行线条多作排列装饰严谨茂密用笔圆劲挺拔笔道遒劲凝重字距行距开阔均衡疏朗如晴空星月字大逾寸气韵淳古雄强浑厚朴茂自然颇受历代大家推崇是入手大篆的极佳范本 吴昌硕75岁临《石鼓文》全文(高清) 吴昌硕(1844.8...
吴昌硕早期作品鲜少,此作为篆书早期精品,虽仍具杨沂孙风格然已是其迈步向石鼓文字法意味的开展前沿,正可补充学术界对其篆书风格渐变之认识,并且透过书体、内容、界格、落款、署名,亦证见了大时代中“筱云年伯”徐用仪之重要分量。吴昌硕篆书七言联 Lot 2130吴昌硕(1844-1927)篆书七言联丁卯(1927年)作立轴 ...
对于《石鼓文》,吴昌硕曾说:“余学篆好临《石鼓文》,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从表面上看,他的《石鼓文》是以临摹形式出现的,实际上,这是一种根据自身的独到理解而有意的创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人大多学吴昌硕的《石鼓文》,临习原作的反而少了。确实,吴昌硕风格的《石鼓文》易上手,创作...
吴昌硕六十岁小像 作为近代艺术巨匠,吴昌硕兼擅诗书画印“四 绝”,于诸艺中纵横捭阖、融会贯通。仅就书法而言,成就最大的是以《石鼓文》为根底的篆书。纵观通览,吴昌硕的石鼓文书法不仅独步晚清至民国初年,亦于千年书法史中占据重要一席,甚至影响海外,在日本被赞誉为“唐代之后第一人”,堪称一代巨擘。吴昌硕...
吴昌硕:一生只写石鼓文,写到天荒地老! 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而几千年来,对《石鼓文》临习最多、最深且最有独到之处的当数吴昌硕。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并不仅仅靠天分,而是比常人付出百倍的刻苦努力!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的吴昌硕,30多岁...
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有《缶庐集》。吴昌硕临石鼓文 ...
吴昌硕(1844~1927) 石鼓文九言联 吴昌硕(1844~1927)石鼓文八言联 识文: 同日来逰蜀逢君立马,临渊自乐可谓吾知鱼。 款识: 邋碣字员劲古茂最不易,书家让老略得其意,汉玉钩室主人属集联,惜临字碣未见有,侃叔释戊鼓,灵雨下隐隐似临字。壬寅五月,昌硕吴俊卿记於癖斯堂。钤印: 俊卿印(朱)仓硕(白) ...
吴昌硕酷爱《石鼓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石鼓文》中所体现的是古代士族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面貌,吴昌硕得以在此过程中探寻历史,体味古人的情怀与人生。其次,他所写的《石鼓文》,是一种刚劲、豪放的书体,很符合吴昌硕的书风。吴昌硕练此功,不但能磨练他的书艺,而且能在书法中寻找心灵的共振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