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诗 吴友如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的主旨是什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全诗不仅把风筝的特征和神采写得有声有色,而且字里行间寓含高远之志,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怀.反馈 收藏
吴友如的题画诗的意思吴友如的题画诗的意思 「吴友如•题画诗」是一种将文字和艺术集于一身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同时集合了艺术家对形象、语言、触觉、结构和内容等多种概念,并在视觉艺术跟文学创作之间打造了一座桥梁。画作中使用的象征图像能够传达出作者心中深处流露出的思绪,画中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有着隐藏的...
题画诗—清.吴友如 00:0000:12打开APP 收听完整版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潘宸烨古诗词背诵 45762免费订阅 有鸟—唐.元稹 5900:27 题画诗—清.吴友如 81100:12 春闺—清·骆绮兰 17400:19 春是信笔 4600:18 美人风筝—清.杨仲愈 19100:22 风筝—清.曹雪芹...
1、《题画诗》作者:清代·吴友如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译文:只依靠风的力量就能有矫健的英姿,不用凭借羽毛丰满。牵着的红线向天空飞去,这就是直上青云通畅道路。
这句出自吴友如的《题画诗》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全诗不仅把风筝的特征和神采写得有声有色,而且字里行间寓含高远之志,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怀。供参考。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是一首清代诗人吴友如的题画诗,描写的就是放风筝(纸鸢)的情形。作为一项中国民间传统娱乐(体育)活动,放风筝除了集中展现的中国先民的聪明智慧,也寄寓了人类对遨游九天的向往。 春季三、四月,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每年潍坊都会举办国际风筝节,潍坊市气象局也...
诗心明月|“凌空”与“不拘”《 花千骨 》题画诗 吴友如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 妃·夕妍雪 》纸鸢 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 家仙学园 》观内怀仙 王勃 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 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谿.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 自能成羽翼,...
——清·吴友如《题画诗》一线风筝直上青云,古时人们希望通过放风筝来避邪、放晦气。《红楼梦》里这样写放风筝:“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清·骆绮兰《春闺》断线的风筝,“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
关于风筝的诗句:《村居》、《题画诗》、《纸鸢》、《风筝》、《风鸢图诗》等。1、《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
百度试题 题目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出自于( ) A. 寇准《纸鸢》 B. 高鼎《村居》 C. 吴友如《题画诗》 D.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