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李文化是以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后李遗址一期文化的发现命名的。1965年发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进行发掘。后李文化距今8500年-7500年左右,是目前发现的山东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后李文化的发现,把山东新时期时代的历史推了约千年左右的时间,并为这一地区新时期时代分期提供了新线索。 山东后李文化重要遗址分布示意...
“后李文化遗址”和真正意义上的“后李之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李文化在后李文化遗址上,但是后李文化遗址上不仅仅有后李文化,还有其他时代的文化,后李文化只是其中最早的文化遗存。导游告诉我,后李文化遗止最突出的特点是文化层次多而丰富,文化堆积厚达2至5米,上下共分12层,含了新石器文化遗存、两周...
后李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该时期的陶器和骨器,一期文化的陶器都是夹沙陶,陶胎的质地与当时地层土的成分极为相似,只有极个别掺蚌壳和掺云母的现象,说明当时制作陶器是就地取材;陶器的烧成火候较底,个别遇水即溃;陶色有红褐陶、红陶、灰褐陶和黑陶,红褐陶最多;陶器的纹饰简单,大部分仅见于器物的口部,种类有花边纹...
与后李文化不同的是兴隆洼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细石器,以长条形石叶最多[7,17],而无论是后李文化以及处于中原地带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还是关中的老官台文化均不见典型的细石器工艺,但是在旧石器时代末至新石器时代初,这些地区的细石器工艺都十分发达。这类现...
后李遗址:海岱新石器时代寻踪 后李遗址,位于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约500米处淄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西南距临淄区辛店城区约12公里,西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5公里。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考古专家就发现了这处遗址的存在,进行试掘后,获得...
后李文化,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该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后李遗址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时发现的。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临淄后李、潍坊前埠下、张店彭家庄、章丘小荆山、西河、邹平孙家、西南村、长清月庄等。经碳十四测定,其年...
后李文化遗址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官庄西北约500米处,距今约8500年至7500年,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这是山东地区目前已知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时代延续之长,内涵之丰富,实为罕见。2006年5月25日,后李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李文化,因最早发现于临淄后李村而得名。”...
“来,试试吧。看看你能吃几个。”基地负责人“95后”大学生赵麦从树枝上摘了两个皇后李给记者品尝。赵麦介绍种植皇后李的要点 “两个李子就有手掌大,外表青中带黄,看上去有些酸涩,可吃进嘴里,却是满口的果香。”吃完两个李子,记者已经有些撑。赵麦笑道:“一般人的确只吃得下两个,刚给你的是70...
西梅皇后李子是西梅中熟品种之一 属蔷薇科李属,第三代功能性水果 9月中旬前后成熟,果实长卵形,果皮全面蓝黑色 果肉金黄色,离核,果型大,单果重110克,大果重15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左右,充分成熟后甜香味浓,有菠萝、柿子等多种果香 果实硬质,耐运贮,室温条件下可自然存放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