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春,在章丘市境内的西河、小荆山和摩天岭等遗址再次发现后李下层一类遗存。1991年8月,有人正式提出“后李文化”的命名。 2、后李文化的分布 已发现的8处后李文化遗址,均分布于泰沂山系北麓的前平原地带,分布范围东起淄河东岸,经邹平、章丘,西到济南市西部的长清,东西距离超过150公里。 二.重要遗址 1、后...
后李文化遗传标记..后李文化(距今8500年至7500年之间)地处沂泰山系北侧山前冲积扇和鲁北平原,当时气候比较暖湿,可能比如今高。环境一度较优美,既有旱生植物、水草及灌丛,也有低地及水体,当时居住区域,地势比较平坦,接
后李文化,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该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后李遗址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时发现的。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临淄后李、潍坊前埠下、张店彭家庄、章丘小荆山、西河、邹平孙家、西南村、长清月庄等。经碳十四测定,其年...
纪录片《后李》:后李文化从发现到命名 距今八九千年的后李文化,以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生命力,揭开了海岱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序幕。后李文化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接续传承,生生不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独具一格的海岱文化,构成早期中华文明的重要支柱。大陶器、大房子...
后李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泰沂山系北麓的山前平原地带,东起淄河东岸,经邹平、章丘,西至济南市西部的长清,东西距离超过150公里。3️⃣ 年代: 结合文化层堆积、文化遗物的发展变化和碳十四年代数据,后李文化的年代跨度约为距今8500 - 7500年之间,前后延续了1000余年。4...
后李文化:最早的陶器 后李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大概在8500到7800年前。因为它最早在临淄后李官庄村被发现,所以就叫这个名字。后李文化的陶器主要是夹细砂的红褐陶和灰褐陶,形状有釜、盆、钵、碗、罐、盂等。其中,深腹圜底的釜最具代表性。
后李文化遗址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官庄西北约500米处,距今约8500年至7500年,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这是山东地区目前已知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时代延续之长,内涵之丰富,实为罕见。2006年5月25日,后李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李文化,因最早发现于临淄后李村而得名。”...
后李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种,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该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后李遗址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时发现的。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临淄后李、潍坊前埠下、张店彭家庄、章丘小荆山、西河、邹平孙家、西南村、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