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咸熙二年八月辛卯日(265年9月6日[27...
司马昭弑君,是三国时曹魏甘露五年五月(260年6月)发生于魏都洛阳的政治事件。魏帝曹髦欲讨伐司马昭,却因王沈、王业的背叛而泄密,其本人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武士成济弑杀于南阙。事后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曹髦被追贬为庶人,忠于曹髦的大臣王经及亲属被杀,成济则作为替罪羊被夷灭三族。司马昭弑君标志着自曹芳...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是三国时期曹魏末期的权臣,同时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在政治和军事上均有显著成就,他继承了父亲的基业,逐步削弱了曹魏皇室的权力,并最终为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铺平了道路。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他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昭与晋景帝司马师是同母兄弟,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历任多个要职,包括洛阳典农中郎将、散骑常侍、...
司马昭,游卡桌游推出的桌上游戏《三国杀》中的一张武将牌,同时也是国战扩展包《国战不臣篇》(原名《君临天下·EX》)的野心家势力武将。司马昭在三国杀OL中为晋势力3勾玉男性武将,所属扩展包为“文德武备·果”;在三国杀移动版中为魏势力3勾玉男性武将,所属扩展包为“移动专属”。其武将原型为三国时期曹魏...
一些观点显示,司马昭的确是掌握了权力中心,对于当时的曹魏政权,他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力,对自己的地位和行为的界限理解也非常清晰。在公元260年间,当时的皇帝曹髦因感受到自身的危机,决定亲自发起对司马昭的攻击。反过来看,正是这一举动,将数百年的历史推入高度紧张的局势之中。假如没有曹髦的轻率,是不是...
«——【·司马昭之心·】——» 在中国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智慧结晶,它以别样的形式诉说着一个道理——“犹如司马昭之谋算,即便是路上的行人也都能一眼洞穿”。一段诙谐的逸事,正是由以下两位大佬联手呈现的:曹髦,字彦士,曹魏王朝的第四任君主,被后世尊称为高贵乡公,尽管在位六年,却未能捞到一...
司马昭(211年-265年),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在三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以其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魏国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政治成就 1.辅佐兄长,稳定政局 司马昭的兄长司马师...
司马昭,字子上,祖籍陇西(今甘肃省),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权臣,司马懿的长子。司马昭自幼聪慧,深受父亲的器重。公元 239年,司马昭被任命为大将军,开始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司马昭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初期在朝廷中受到了一些阻碍,但凭借其卓越的才能和深厚的政治手腕,逐渐获得了权力的中心地位。他在父亲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