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周朝官名,始于召(shào)公姬奭(shì)(第一代召公)。世代有召公后人继承,如厉王、宣王朝的召穆公虎,便是姬奭后人。召公后裔孙穆公虎至简公盈,皆袭爵位,为王卿士,即召公奭的后代有一支世袭召公,一直是周朝掌管国家政事的官。 中文名姬奭 外文名Shao Gong 别 名召公、邵公、召康公、召伯 国 籍周朝 ...
姬奭,生卒年不详,姬姓[1],名奭,又称召公(一作邵公)、召伯、召康公、召公奭,西周宗室[2]、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 姬奭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受封于蓟(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北燕)。但他派长子姬克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任职,辅佐朝廷。因采邑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
召公奭,姬姓,名奭(shì),周王室的宗亲,生年不详,活了很大岁数,亡于周康王二十六年。因最初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和周王族同姓,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以后,把召公封在北燕,是后来燕国的始祖。 个人概况 召公奭召公奭为周文王的长庶子,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建立、巩固西周政权作出...
电影《建党伟业》有一段讲辛亥革命爆发后,青年毛泽东参加了起义新军,有人向他请教:“啥是共和?”他解释道:“《史记》记载,周厉王之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就是国家大事大家商量着来的意思。”演员把“召公”错读作“zhāo公”,正确读音应为“Shà...
召公,姓姬,名奭,岐山周原人,系文王庶子,姬昌三子,周公之兄,武王之弟,周成王的叔父,官居太保。因其采邑在召地(今岐山县城西刘家塬一带),位列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故称召公。又因他与四弟周公旦夹辅成王“作上公,为一伯”,又被称为召伯。
召公姬奭(念shi)(?—康王二十六年),一作邵公、召康公,周代燕国的始祖,他是周文王之子,周公的异母兄弟,周初重要政治家之一。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 文王晚年,召公遵照文王的睦邻政策,奉命出使南...
召公这称呼,主要是因为他早先的封地叫“召”,就在如今扶风县东召宅村那一块儿,在周人老根据地周原的东边。这地方是西周王朝京城附近的地盘,所以《索引》讲:“召啊,是京城附近的采邑。奭一开始在召享受采邑,所以叫召公。”还有说法是他的采邑在雍。雍在现今的凤翔县一带。后来的人把他跟周公旦、太公望一...
有意思的是,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政治地位最高的其实是名声最低的召公,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召公是谁?相比因为是孔子偶像而被儒生们看成了贤臣典范的周公旦,以及靠着诸多封神体裁而活跃在影视作品中的姜子牙。召公的知名度就略显抱歉了,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位大哥到底是何方神圣?在史书上召公的第一次出场就...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召公辅佐周成王、周康王两代君主,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成康之治”是中国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 周灭商后,总结殷人亡国的教训,召公最先提出“敬德保民”的施政理念。《尚书·周书·召诰》云:“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