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研究员顾永新指出,上海师大古籍所在文献整理方面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如《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汉书补注》《文献通考》的点校等,形成以唐宋文献整理与研究为主的学术特色。此外,在古典文献专业学科建设方面,体系完备,培养了诸多学术名家和优秀毕业...
对此,卢伟秘书长在致辞中作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华东师大古籍所作为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联系和重点支持的高校古籍所之一,经过几代学人的接续努力,整理出版的《朱子全书》《顾炎武全集》《朱子学文献大系》等大型古籍,体现了新时代古籍整理的高水准,在学界享有很高声誉,屡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及...
40年前,时代大背景是高考恢复,亟需为古籍整理事业培养青年人才,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大、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等一批高校建立古籍研究所。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浙大古籍研究所的前身)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属的十四个研究所之一。中华书局副总编俞国林,古籍所前所长龚延...
1986年6月2日姜师母陶秋英女士病故,姜老也卧病在床,古籍所帮忙料理了丧事。 回顾在古籍所三年余的工作,大约可分为前后两期。前半期比较顺利,后半期有些磕磕绊绊。我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虽经姜老挽留,最后还是决定主动辞职,离开古籍所,回到中文...
全国范围内,有22家研究所直接隶属于国家古籍整理委员会,包括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等机构,也在古籍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机构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还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为推动中国古籍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古籍所)简介 院系情况: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为教育部首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古代文学重点研究基地。本中心是在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基础上联合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创立的。初建于1999年6月,同年12月被正式批准为高校人文社科...
今年四月古籍所迎来建所四十周年。四十年滋兰树蕙,桃李芬芳,自设立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博士学位点以来,古籍所共培养三百六十余名研究生,另有博士后五十余人出站。值此所庆之际,“浙大文学院”特设立“四十不惑”古籍所所庆专题,将陆续推送古籍...
2023年12月3日,由暨南大学文学院古籍所主办的“小成会讲:古籍所第一届研究生论坛”在文学院第一文科楼四楼中厅会议室顺利举行。 本次研究生论坛共收到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四个方向硕、博士生投稿19篇,经古籍所教师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