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研究员顾永新指出,上海师大古籍所在文献整理方面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如《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汉书补注》《文献通考》的点校等,形成以唐宋文献整理与研究为主的学术特色。此外,在古典文献专业学科建设方面,体系完备,培养了诸多学术名家和优秀毕业...
对此,卢伟秘书长在致辞中作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华东师大古籍所作为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联系和重点支持的高校古籍所之一,经过几代学人的接续努力,整理出版的《朱子全书》《顾炎武全集》《朱子学文献大系》等大型古籍,体现了新时代古籍整理的高水准,在学界享有很高声誉,屡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及...
副所长徐规,开创的是古籍所历史学研究的一脉。徐规先生 徐规生于1920年,1039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被校长竺可桢选派赴英国留学,因故未能成行。于是升入浙大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导师是历史学家陈乐素,陈垣先生的长子。徐规提携和培养的后学中,浙江大学教授龚延明,曾任古籍研究所所长。同属这一学脉的包伟民、曹家齐...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立并直拨编制的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也是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的高校古籍所之一。已故复旦大学杰出教授章培恒先生为创所所长。现任古籍所所长为陈广宏教授,副所长为郑利华教授。历史渊源 古籍所成立之初,以承担古委会重点项目《全明诗...
1986年6月2日姜师母陶秋英女士病故,姜老也卧病在床,古籍所帮忙料理了丧事。 回顾在古籍所三年余的工作,大约可分为前后两期。前半期比较顺利,后半期有些磕磕绊绊。我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虽经姜老挽留,最后还是决定主动辞职,离开古籍所,回到中文...
全国范围内,有22家研究所直接隶属于国家古籍整理委员会,包括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等机构,也在古籍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机构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还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为推动中国古籍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四月古籍所迎来建所四十周年。四十年滋兰树蕙,桃李芬芳,自设立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博士学位点以来,古籍所共培养三百六十余名研究生,另有博士后五十余人出站。值此所庆之际,“浙大文学院”特设立“四十不惑”古籍所所庆专题,将陆续推送古籍...
学科带头人龚延明教授正主持着两项职官科举方面的国家级课题,又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250万字),即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集体成果《宋登科记考》(450万字)即将完稿,古籍所将成为国内职官科举研究重镇,已属无疑。3.三礼经学研究 三礼学号称绝学,研究难度很大。沈文倬先生是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