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家岗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李意愿透露,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重大项目、常德澧县李家岗遗址发现了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一发现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把之前的发现向前推进了近2000年,是澧阳平原古稻田探索...
湘之稻,非常稻。 此刻,我们站立在见证了万年来人类伟大稻作工程的热土上,想象自己就是沐浴春风谷雨的一蔸嘉禾吧,它曾迎来先祖热切而惊喜的目光,挺立成万年长青的那株“父亲般的水稻”——这是一位湖南诗人给予湘之“稻”的由衷赞美。■大事记 中国稻作农业考古 从19世纪中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开始,西方就...
位于湖南常德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为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起源及早期稻作栽培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考古实证。来源:人民网
古红莲稻是苏州颇负盛名的地方特色品种,由于产量低、种植成本高等原因,一度几乎绝迹。如今,这种“失传”的古稻又重现苏南稻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蔚文 摄 近年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提高稻米品种多样性同样重要。苏州用10年时间探索,让古红莲稻实现“活态传承”,给地方小众稻种的保护利用...
谈起这块起始年代可追溯到距今6700年以前的古稻田发现的重大意义,王永磊说,“首先它表明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时期到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是养活众多人口的主要食物增长点,这为全面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高度发达的湿地稻作农业经济和生产技术,催生和促进...
22年前,一粒万年前的米粒在浙江金华浦江县上山村被发现。这一发现,说明中华民族先民在一万年前就开始了对水稻的栽培。可以想象,他们守在田边等待秧苗成熟、抽穗,由此开始了定居的生活。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村落。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中国工程院院士...
云南自然条件优越,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气候多样,兼有寒、温、热带等气候类型,位于东亚植物区与古热带植物区,中国-日本植物区与喜马拉雅植物区的交错地带,是世界罕见的多种植物区系的荟萃之地,为各种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袁隆平超级...
坐落于南京土壤研究所内的古水稻土和水稻田博物馆,馆内藏有六千二百九十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几粒被石化的米。肉眼看,仅有两粒芝麻大小,但通过放大镜,能清晰地看到米粒化石上的稻米纹理。而这些稻田,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址。因为当时处在,人类的工具比较原始,耕作规模很小,马家浜文化层发现的稻田,最大的...
怀化古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24)、高新技术企业(2023),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08月20日,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广坪镇集镇(集镇市场A栋),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谷物种植;蔬菜种植;水果种植;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肥料销售等,企业品牌项目包括古稻农业。 2、人员情况怀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