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恒、束皙的“考正”内容,有些从现存《竹书纪年》佚文中还可以看出。如荀勗、和峤认为“今王”是魏襄王,卫恒、束皙却认为是魏安釐王;古墓也被分别看作是魏襄王和魏安釐王的坟墓。佚文中有“梁安僖(釐)王九年(张仪)卒”,所据即是卫恒、束皙的“考正”本。因此,《竹书纪年》当时...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 体史书。西晋咸宁五年(279年,另说 281年或 280年),汲郡(今河南省 卫辉市)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发现《竹书纪年》。该书亦称 《汲冢纪年》《古文纪年》。 《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 次。...
魏纪(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晋武帝太康二年(耶元二八一年)在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西南)的一座古墓里出土。这部史书书写在竹简上,被称为【竹书】;由于它按年编次,又被称为【纪年】。有时还冠上出土的地点,被称为【汲冢竹书】或【汲冢
《古本竹书纪年·周》白话译文 《古本⽵书纪年·周》⽩话译⽂ 武王 ⼗⼀年庚寅年,周开始征伐商朝。周王率领西夷各国诸侯征伐殷商,在牧野打败了殷商。周王在南单之台亲⾃擒获了殷帝纣,此时天刚刚黎明。武王五⼗四岁。成王 康王 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去世。晋侯建筑的宫殿美丽,康王派⾂下责备康王...
二、为了使读者对古本〖竹书纪年〗能深入了解,并且做出分析和比较,在本书后附有王国维的〖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一书的全文,书前附朱右曾的〖汲冢纪年存真序〗。 三、由于译注力求作到雅俗共赏,加以印刷上又存在实际困难,所以在〖古本竹书纪年译注〗一书中,包括引用〖纪年〗的原文,使用了汉语简化字,只是在使用...
不论《今本竹书纪年》改动后的记述是否符合历史实际,但它肯定改动了汲冢原简,正如邵东方先生所说的,这种改动属于重编者对《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调和”,它恰恰暴露了重编者本人的思想倾向。而沈约的思想正于这位“整理者”十分吻合。 沈约处在南北朝的历史动荡之中,他的思想便便表现出既提倡“忠君”又不讳言“...
而且,《古本竹书纪年译注》的成书过程中,编者不但吸收了前人成果,还通过“考古、音韵、训诂”等方法对史书内容进行互证,同时也考释了史书里的人名、地名、事件等,对记载的史料进行了辨证,力求还原史实。 阅读投互动票手机阅读 本站所有资料(如电子图书、文章等)均来自网络,由网友上传,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属于相关...
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原文】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hé)百神朝而使之。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pí)四兽之力。以女魃(bá)止淫雨。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群瑞毕臻。有屈轶(yì)之草生于庭,佞人...
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原文】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hé)百神朝而使之。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pí)四兽之力。以女魃(bá)止淫雨。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群瑞毕臻。有屈轶(yì)之草生于庭,佞人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