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疮病毒属(Aphthovirus),是偶蹄类动物高度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的病原。在病毒的中心为一条单链的正链RNA,由大约8000个碱基组成,是感染和遗传的基础;周围包裹着蛋白质决定了病毒的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学反应能力;病毒外壳为对称的20面体。FMDV的免疫是依赖T细胞的B细胞...
口蹄疫病因 为什么会得口蹄疫? 人类患有本病主要是接触到了口蹄疫病毒并被传染。 口蹄疫病毒感染:病畜的内唇、舌面水疱或糜烂处,在蹄趾间、蹄上皮部水疱或破溃处以及母畜乳房周围水疱排出病毒最多,其次是流涎、乳汁、粪尿及呼出的气体也可排出病毒。这些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接触频繁或者免疫力较低时,就容易导致疾...
口蹄疫是一种侵犯牛、羊、猪等有蹄类家畜的病毒性传染病,偶可传染于人。 别名:口蹄病 aftosa 阿夫他热 aphthous fever 口疮热 英文名:foot and mouth disease 发病部位:手足口 就诊科室:感染科 症状:丘疹溃疡 发热、厌食、口痛 多发人群:儿童 治疗手段:对症治疗 ...
口蹄疫俗名“口疮”、“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一) 病 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鼻病毒属,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8纳米。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口蹄疫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极为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该病一旦...
01口蹄疫的病因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该病毒有七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反应。 02口蹄疫流行病学特点 口蹄疫的易感动物 口蹄疫自然感染动物有黄牛、奶牛、猪、山羊、绵羊、水牛、鹿和骆驼等偶蹄动物,...
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疮病毒属(Aphthovirus),是偶蹄类动物高度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的病原。在病毒的中心为一条单链的正链RNA,由大约8000个碱基组成,是感染和遗传的基础;周围包裹着蛋白质决定了病毒的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学反应能力;病毒外壳为对称的20面体。 FMDV在病畜的水泡皮内和淋巴...
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动物染病之首,在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中,口蹄疫同样位居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 口蹄疫易感动物包括牛、水牛、绵羊、山羊、骆驼和猪等20个科的...
口蹄疫又叫做口蹄病,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好发于牧民、兽医、免疫力低下的儿童等。人患有口蹄疫后,可出现发热、头痛、发疹等症状。口蹄疫目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常以对症治疗为主,症状较轻者一般经1周左右可自然痊愈,预后良好。症状较重者可能会致死。 口蹄疫的病因 口蹄疫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