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 病畜经损伤皮肤和消化道黏膜感染人体繁殖并扩散附近细胞,在皮肤上形成水疱,然后病毒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和皮肤,器官组织病变和相应症状,胃和大小肠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 疾病因素 部分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病变,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口蹄疫...
( koutiyi ) 别名: 手足口病西医 简介: 口蹄疫是一种侵犯牛、羊、猪等有蹄类家畜的病毒性传染病,偶可传染于人。 病因: 常因接触患口蹄疫的牲畜或偶因食用受污染的牛乳、乳酪或其他乳制品而发病。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暴发或散发,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长儿及成人较少。2.临床特点:以口腔炎及手足皮...
口蹄疫症状 该病潜伏期1—7天,平均2—4天病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一41℃。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
口蹄疫是一种急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侵犯牛、猪、羊、骆驼和鹿等动物。人也可感染发病。 口蹄疫的病原是属于小核糖核酸科、鼻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已知有A、O、C、南非1、2、3型和亚洲1型共7个主型,每一主型又有若干亚型,目前总计已有65个亚型之多。
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主要有三型。各型不能互相免疫。病畜水泡中及淋巴液中病毒含量最多。病毒多由于直接接触而传播。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气候寒冷对容易流行。1.症状(1)本病以牛最易感。最初体温...
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降温、给予营养制剂,口腔局部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糜烂面可涂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乙醇100ml、溶合后加入甘油10ml)或口腔局部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漱口。手、足患部涂以各种抗生素软膏如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等治疗水疱烂斑...
口蹄疫感染动物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动物的易感性和病毒的致病性等等。易感性又取决于动物的种属、品种、性别、年龄和生理状态等;病毒的致病性又与它的遗传学和表型特性有关。尽管动物是易感性有较大的差别和流动毒株特性不一致,但是多样性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一些特征类型的综合病症状。
口蹄疫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其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皮肤发生水疱。 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鼻病毒属,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8纳米。
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主要在山羊、绵牛、猪等分蹄动物中传播。发病时,动物的唇和蹄上长满水疱,同时伴有发烧、食欲不振等症状,患病动物体重大幅下降。口蹄疫本身并不会导致死亡,但是,为了防止其传播
口译 | kouyi | kou yi 口译员 | kouyiyuan | kou yi yuan 口蹄疫 | koutiyi | kou ti yi 口述 | koushu | kou shu 口锋 | koufeng | kou feng 口音 | kouyin | kou yin 口音 | kouyin | kou yin 口头 | koutou | kou tou 口头禅 | koutouchan | kou tou chan 口头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