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进行空战机动的时候,它的变后掠翼后掠角度,可以根据当时的飞行状态进行无级调节。所以变后掠翼战斗机、攻击机很多,但飞行性能能达到F-14这样的,不多。苏联米格-23系列、苏-24系列,虽然也是变后掠翼战斗机,但都做不到根据飞行姿态自动无极调节。这也体现出当时双方的航空技术差距。(F-14内部结构示意图)...
苏-24击剑手战斗轰炸机是一种超音速、变后掠翼并列双座双发战斗轰炸机,由苏联苏霍伊设计局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首飞,1974年服役,是苏联时期最有效的战斗轰炸机,也是俄罗斯现役的主力战机之一。苏-24战斗轰炸机采用了可变后掠翼设计,可以在不同的飞行状态下调节机翼的角度,以提高飞行性能。在低速时,机翼展开以...
世界上第一款正式服役的可变后掠翼飞机,是美国的F111战斗机。这款战机的设计师主要着眼于机翼伸展时的小角度后掠可以增加巡航时的升力。苏联在冷战期间习惯将战机靠前部署,因此需要战斗机具备短距离起降的能力。所以他们服役的可变后掠翼飞机比较注重小角度后掠的低速大升力,可降低战机的起降速度。比如米格设计局手...
但是,变后掠翼技术也有很多缺点,比如说增加了飞机的重量和复杂度,降低了飞机的可靠性和隐身性,而且现在的飞机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技术,比如说矢量发动机、超机动技术等,可以实现更高的机动性,所以变后掠翼技术在战斗机领域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但是,在超音速轰炸机领域,变后掠翼技术却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
F111战斗轰炸机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1962年开始研制的一种超音速、双座双发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是一种航程远、载弹量大的战斗轰炸机,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的变后掠翼飞机。F111战斗轰炸机1964年首飞,1967年服役,总共生产560多架,目前已经退役。F111战斗轰炸机长22.4米,翼展9.75至19.2米,机高5.22米,最大...
世界上第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F-111,是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于1965年研制成功的。随后冷战争霸的美苏又研制了F-14、米格23、苏24等多型变后掠翼飞机。但变后掠翼飞机的研制都有一段酸楚的历史。 让我们看看美国变后掠翼神器F111的黑历史,就像天皇巨星出道前端盘子卖报纸的故事。 F111战斗机是世界上载荷航程最厉害的...
可变后掠翼(Variable-sweep wing)是一种可随不同飞行情况而改变掠角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同时利用后掠翼在高速以及直线机翼在低速下的优点,但会增加飞机重量和结构复杂度。 概念 可变后掠翼的飞机的概念,是从一些用来测试掠翼性能的实验用飞机而来的。而首部此类型的实验机种就是Messerschmitt Me P.1101。它的掠...
盘点全球强悍的五款“可变后掠翼”轰炸机,每款都是与众不同。首先就是第五款:俄罗斯苏﹣24“击剑手”战略轰炸机 #“苏-24”是一款双发双座的可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绰号“击剑手”、由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设计、它可携带小型战术核武器进行核打击、也可携带多种型号的炸弹或导弹实施对地攻击、搭载一门23毫米...
传统上,第一架苏联可变后掠翼飞机被认为是苏-17战斗轰炸机。从形式上看,的确如此:它于1966年8月2日首飞。但实际上,首先服役的并不是它,而是晚了近一年起飞的飞机——1967年6月10日首飞的米格设计局研制的“23-11”型实验型前线战斗机。它获得米格-23的序列号,成为苏联空军历史上最常见的可变后掠翼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