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阴是心法,与色法大有区别,心缘外境时,是受有形之色,心缘内影时,是受无形之色。根尘相对,稍起分别皆谓之受,即云一切不分别亦谓之受。盖分别境之好丑时,此受易知,不分别之受,此理难知。
五阴 五阴,佛教术语,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的合称。
「受阴」是指住宅或房间的主卧室位于整栋建筑物的背面,即朝向建筑物的北面或西面。传统上,这被认为是一个阴凉潮湿的位置,因此被称作「受阴」。古人认为此类住宅的气场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与事业发展。现代科学证实,此类住宅由于受到建筑物整体的阻挡,会导致采光不足、通风不畅的问题...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就是明心见性之说。那最后多加一句,「是故当知,受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破除了受阴的话呢,也就等于破除了见浊。见浊,就是我们对当人当下以及对这个周边环境,在认知上发生了根本的颠倒。所以当你生烦恼的时候,就说明你这个受阴还没有破,你还有喜怒哀乐那种感受...
「受阴」,指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对色、声、香、味、触这五尘(五根为能缘,五尘为所缘),而成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种俱生意识,也叫所缘缘。能缘对所缘因缘和合而为所缘缘。为什么叫俱生意识?它一定是以根对尘,产生当时当处这种一念直觉。以眼根对这个色尘的灯光...
受阴用心十种禅那,教义名数。“五阴用心十种禅那”之一。指存有“受阴”之心所修十种禅定,或指禅定中迷于“受阴”而生的十种精神失常的状态,多为与苦乐喜忧等感受和欲望有关的幻想或幻觉。据《首楞严经》卷九:(1)于三摩地中,“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此名“功用抑摧过越”,“...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释义】因为这个,你应该知道:“受阴”也是虚妄的。 它本无生体,是虚;循业妄现,是妄。 如,前面所说,触受非从空来,也非从掌出,是两掌相搓,根与尘相对,生出的妄“识”。 所以说“受阴”不是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之性,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受阴以意识心的感受为主,因为意识心了别的内容比较宽广、细腻、深邃,内涵比较丰富,所以意识心的受容易观察出来。眼见色时的感受是因缘所生法,是生灭变异无常的,因此就是虚妄的、不真实的、幻化的,而生灭变异无常的就是苦的,苦的就不是我,因此这个受阴不是我。 耳听声音的时候有受,耳识心或者觉得特别刺耳,...
受阴 百科释义 报错 以下截录自台北大毗卢寺成观大法师编撰之《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下册慧律大法师强烈推荐,现代人研读楞严经首选! 注!!凡黑体字,皆是楞严经原文,正常字体是其义贯解释,这本义贯易懂,却不失原味,非常好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