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平庸之恶”豆瓣评分:8.9 简介:没有人比阿伦特更了解:20世纪的道德大崩溃,不是由于人的无知或邪恶,未能辨别道德“真相”,而是由于道德“真相”不足以作为标准,评判人们当下可能做出的事情。道德需要重建,而重建道德的前提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
她以对艾希曼审判的报告为起点,提出了“恶的平庸性”,并探讨了缺乏思考能力是否与作恶的能力有关。阿伦特质疑,是否只有当人们被高尚的动机或意识形态所驱动时,才会表现出善或恶的行为,还是说,缺乏思考可能会使人们更容易犯下罪行。 文章中,阿伦特分析了思考的本质,她认为思考是一种与知识追求不同的活动,它不追求确...
《反抗“平庸之恶”》是201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责任与判断》修订版的中译图书。这本书首次收录了中研院研究员蔡英文的专文导读。阿伦特的文章一直关注现实的政治和道德问题,她的写作风格结合了冷静的概念分析与热情的思辨,具有很强的思想激励作用。20世纪的道德大崩溃并非由于人们的无知或邪恶,而是因为道德标准...
《反抗平庸之恶》是汉娜.阿伦特的作品,这部作品是继《艾西曼在耶路撒冷》之后,作者对其思想的进一步澄清和延申。 这部作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伦理学的思辨,第二个部分是对一些社会事件的讨论。 在这…
但这种“平庸之恶”真的能归咎为当时天翻地覆的政权引领下的混乱社会状态吗?人性中有没有一种已经预先被固定下的“向善”,抑或只是统治者为了追求秩序的稳定而杜撰出的谎言?这些谎言是否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固定下来,变成我们构建自我人格的质料?书中的金句很多,但限制在1000字以内,我就不多说了。推荐有点哲学...
“思”即对“平庸之恶”的反抗。 二战结束之后,雅斯贝尔斯将德国人的罪责问题上升到全体德国人灵魂存亡的高度。他把罪责分为刑事、政治、道德和抽象四种,其中刑事罪由法庭来惩处,政治罪需要承担由战胜国确定的赔偿义务,而道德罪需要通过个人良心的忏悔带来重生,抽象罪唯有上帝具有审理能力。他认为所有德国人都犯有道德...
《反抗平庸之恶》:集体责任的思考 最近读了《反抗平庸之恶》这本书,真的是让我陷入了深思。书里提到了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犯下罪行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后,总是喜欢拿“集体”当挡箭牌,说什么“我只是在体制内无奈地执行任务”,或者“领导让我这么做的”。这些话我们听得太多了,从小团体到国家,无处不在。
《反抗 “ 平庸之恶 ” 》读书札记一、内容概要《反抗“平庸之恶”》是一部关于社会现象、人性与道德思考的著作。本书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平庸之恶”,即面对各种社会问题,人们往往选择沉默、回避或采取无关紧要的行动,从而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公共利益受损。本书作者通过犀利的观察和深入的...
这就是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提出的“平庸之恶”(banality of evil),此书一出版就遭遇了狂轰滥炸式的批评。 这本《反抗平庸之恶》,是阿伦特的学生将其对艾希曼事件的回应及 “判断理论”的相关演讲稿、讲座进行整理后发表的论文集。 我想从以下三个层次分享这本书的阅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