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右”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专制主义特征,并不因“反右”运动的结束而终止,它一直延续到50年后的今天。因此,探讨“反右”期间的专制主义特点,对于正确认识现阶段的民主革命任务仍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反右”运动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以党代法。整个“反右”过程都是通过党内文件来推进的。而1954年9月刚通过的《中华人...
关于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当年6月8日,中共中央在《组织力量反击右派份子的猖狂进攻》的指示中,对形势的严重性作了这样的估计:“总之,这是一场大战(战场既在党内,又在党外),不打胜这一仗,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并且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1] 在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以后,1957年9月2日,中共中央专就党内...
1957年5月28日,在“整风”转向“反右”关键时刻,中央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小平同志代表中央做《关于整风问题的报告》,他提醒书记们要为即将展开的反右斗争做准备:“现在时间比金子还宝贵,你们要赶快回去收集右派们的言论,否则时间晚了,就收集不到了。”“要放长线钓大鱼。”这一指示对各地反右斗争的规...
据郭罗基回忆,他当年作为历史系的支部书记,听到系党总支关于反右补课的传达:1957年底,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对北大做指示,说北大是大字报的发源地,右派少不了,应该“追加预算”。历次运动,毛主席都强调团结百分之九十五,打击面不超过百分之五,现在这个指标不够了,北大要按百分之十的比例来抓右派。 郭罗基说:上级对我们班...
为何当时只反右,不反左 之所以当时只反右,不提左倾错误路线,就是当时的一种策略。因为在遵义会议上,当时的“左”倾错误领导者博古、李德等人不承认自己的军事路线错误,反而是认为自己的思想都是和苏联学习的,中共没有做好,就是因为士兵的战斗力不行,执行的不到位。所以即便是最后在遵义会议上,他们依然坚持...
1957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一年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整风、反右,这两件事对于之后中国事情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两件事间隔的时间很短,从正式发动整风到反右的开始,不过个把月的时间,有些文章就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有人把整风看作反右的一个准备阶段,是为了发动反右而做的策略...
1980年3月19日,他在同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还是要肯定。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确实有一股势力、一股思潮是反社会主义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击这股思潮是必要的。我多次说过,那时候有的人确是杀气腾腾,想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扭转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反击,我们就不能前进。错误在于扩大化。”(《...
北大哲学系,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老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更成为国内大学中唯一保留的哲学系。北大哲学系既是底蕴深厚的学术重镇,又是历次政治运动的是非之地。1957年的反右运动,哲学系也受到严重冲击。罹祸的哲学系教师 在哲学系反右中,众所周知的是张岱年先生被划为右派。张岱年先生划右,据当年反右亲历者的回忆,...
摘要:反右派斗争是发生在我国的一件大事,它对我国的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对其进行分析,希望会给今天的社会民主政治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反右派斗争 [中图分类号]:D6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096-01 1、 背景
江渭清“反右”不抓人,说自己是头,毛主席笑:你敢把皇帝拉下马 1957年7月上旬,毛主席南巡至南京,找江苏的高级干部谈话时,曾严厉批评过时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的江渭清,说他“反右”反得不积极,有很多人没抓。毛主席质问他,到底反不反。江渭清直言,要反可以,先把我调开才行,因为我是头头。毛主席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