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当年6月8日,中共中央在《组织力量反击右派份子的猖狂进攻》的指示中,对形势的严重性作了这样的估计:“总之,这是一场大战(战场既在党内,又在党外),不打胜这一仗,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并且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1] 在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以后,1957年9月2日,中共中央专就党内...
“反右”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专制主义特征,并不因“反右”运动的结束而终止,它一直延续到50年后的今天。因此,探讨“反右”期间的专制主义特点,对于正确认识现阶段的民主革命任务仍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反右”运动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以党代法。整个“反右”过程都是通过党内文件来推进的。而1954年9月刚通过的《中华人...
1957年5月28日,在“整风”转向“反右”关键时刻,中央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小平同志代表中央做《关于整风问题的报告》,他提醒书记们要为即将展开的反右斗争做准备:“现在时间比金子还宝贵,你们要赶快回去收集右派们的言论,否则时间晚了,就收集不到了。”“要放长线钓大鱼。”这一指示对各地反右斗争的规...
在反右运动中表现积极的吴重光、孙蓬一、李清崑均留校任教。而之后荒唐的大跃进、拔白旗、反右倾都是反右运动的延续。1959年,因参加人大、北大两校人民公社调查组的系领导汪子嵩因写了实事求是的调查报告被打成漏网右派,开除党籍,系党总支委员沈少周也因反右时立场不坚定,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有看法而被开除党籍,...
所以,我认为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持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但不宜轻率结论,这就是反右派扩大化原由所在。 (二)毛泽东反右派的方针是“实事求是,避免泛滥无归” 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终归要具体化成了反右派的方针政策,才会对客观实际发生作用。事实胜于雄辩。认真疏理一下毛泽东1957年为党提出的反右派的方针政策,究...
为何当时只反右,不反左 之所以当时只反右,不提左倾错误路线,就是当时的一种策略。因为在遵义会议上,当时的“左”倾错误领导者博古、李德等人不承认自己的军事路线错误,反而是认为自己的思想都是和苏联学习的,中共没有做好,就是因为士兵的战斗力不行,执行的不到位。所以即便是最后在遵义会议上,他们依然坚持...
1957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一年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整风、反右,这两件事对于之后中国事情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两件事间隔的时间很短,从正式发动整风到反右的开始,不过个把月的时间,有些文章就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有人把整风看作反右的一个准备阶段,是为了发动反右而做的策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坏分子就对毛主席进行着无休无止的造谣污蔑。反右运动就是其重点污蔑的历史事件之一! 他们拿反右做文章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是花里胡哨的。其中,“被错划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小程序购买 “反右”错了吗?真的被错划了吗?
第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存在一个缘由,即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基本国情认知不够明晰。彼时我国的基本国情为,我国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矛盾乃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滞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核心任务与工作重点在于发展生产力。鉴于此,必须于坚守社会主义...
北京大学历史系,在49年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是风暴点,被领袖称之为“庙小妖风大”。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历史系也遭受了重创。 反右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与影响 第一张大字报事件 北大57年鸣放的第一张大字报“质问团三大的北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即出自北大历史系55级2班多位学生之手,这张于57年5月19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