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红军长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 年 10 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2. 抗日救亡的需要:1935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又把侵略的...
1929年夏天,杨英跟着李明瑞回广西了,同年冬天就参加了百色起义。这之后,他先后担任红七军特务营副官、第2纵队营指导员、第58团营指导员。1930年11月,杨英随着红七军主力往北边去,在江华战斗里受了伤,掉了队。费了不少周折到了上海,后来又被派回江西苏区,做红七军58团的政委,参加了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再...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期间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下面将从红军长征的原因、历史意义和伤亡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这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由于敌人实力强大,加上我党犯了错误,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
长征精神意义要比现实意义更大一点如果你要我找一个和长征叙事类似的东西,我只能找到一个,出埃及记。
《红军长征记》是毛泽东同志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汇编,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最原始记录。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
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中央红军自1930年11月的第一次反围剿开始,至1933年3月第四次反围剿结束,由于红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成功取得连续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部队也逐渐发展到十万余人。1933年9月开始,红一方面军开始部署反击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的战役。但是,这时,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
1934年秋,中央红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从江西苏区出发时,红军兵力达8.6万人,浩浩荡荡,气势如虹。然而,一年后抵达陕北时,仅剩7200人,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段跨越万里、历时一年的征程,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红军如何在四道封锁线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为何在湘江之战损失惨重?风雨飘摇 ...
长征一路是艰难曲折,红军不断遭遇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和围堵。他们只能采取游击战术,依靠当地民众的支援,才得以艰难前行。在长征的过程中,红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不断遭遇重创,人员锐减。有一段时间,红军甚至只剩下不到3万人,处于最危急的时刻。但是,正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红军锻炼出了坚韧不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