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卵圆蝽,Hippotiscus dorsalis (Stal),为半翅目蝽科卵圆蝽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中国的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可以为害毛竹、黄枯竹、淡竹、红壳竹、刚竹等。以成、若虫在竹子大小枝条的节上,主秆节的上下群集吸取汁液,造成竹子被害枝节以上的枝条落叶枯死,为害严重时,竹子上出现大量枯枝或全株死亡。形态特征...
卵圆蝽防治方法包括阻隔法、竹腔注射、地面喷药、人工捕杀和复垦施肥等。其中,阻隔法在4~5月份越冬若虫上竹前,利用黄油、机油、0.1%触杀性农药按比例调匀,在竹秆基部涂密闭毒环,对若虫进行毒杀和阻隔。竹腔注射则利用毛竹的输导作用和卵圆蝽的刺吸式口器,将若虫上竹后,每竹竹腔注入吡虫啉1...
近日,龙游县森防检疫站会同溪口镇林业站、溪口林场开展竹卵圆蝽虫情监测标准地的设置调查工作。 竹卵圆蝽是龙游县毛竹林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该县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主测对象,以若虫、成虫聚集在竹竿节的部位刺吸汁液为害,影响竹子生长和次年出笋产量,被害严重时大小竹枝逐渐枯死,并扩展到竹竿,直至...
在防治竹卵圆蝽的问题上,农业防治方法具有关键作用。首先,通过中耕松土,科学施肥浇水,合理砍伐竹林,以及保持竹林适当密度和调整竹龄,可以提高植株的抵抗力,减少害虫的危害。其次,利用竹卵圆蝽的假死性和群集习性,人工振落捕杀,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害虫的特性,直接进行物理控制,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对...
竹卵圆蝽防治竹卵圆蝽防治 竹卵圆蝽俗称“臭屁虫”,它危害毛竹、刚竹、淡竹等,以若虫、成虫在竹枝梢、竹杆上刺吸危害,被害枝逐渐枯死,影响竹子生长、下年度出笋及竹材质量,危害严重的,全株枯死。卵圆蝽在富阳一年1代,以4龄若虫、少数以3龄若虫于地面落叶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活动,若虫在晴天的上午从竹杆基部沿...
竹卵圆蝽生活史及防治
卵圆蝽的卵为桶形,高1.4毫米,直径1.2毫米,呈淡黄色。卵以块状形式产出,每块中通常含有8-28粒卵,以14粒最为多见,排列呈两行交错。在接近孵化前,卵的一侧会出现三角形黑线,中间被一条黑线垂直分为两部分,三角形两底角下方各有一椭圆形红点。卵圆蝽的若虫在孵化后经过五次蜕皮达到成熟,...
摘要 竹卵圆蝽(Hippota dorsalis(Stal))是近年为害毛竹的重要害虫,自1984年在浙江省莫干山发生为害后,至今已危及其周围湖州市的郊区(原吴兴县),德清,安吉,长兴和杭州市的余杭等县,为害面积达18万余亩.毛竹被害后,竹... 关键词卵圆蝽 / 莫干山 / 新竹胸...
摘要: 根据竹卵圆蝽发生区采用50%甲胺磷进行竹腔注药产生的药害问题,进一步强调用此药防治卵圆蝽适宜时间为5月中旬以前,8—9月注药易产生药害.各地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佳防治方法,在一种防治方法难于奏效时,应采取另一方法及时补救.关键词:卵圆蝽 发生区 竹腔注射 策略与方法 月份 防治方法 防治效果 出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