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怀慎(?~716年),字怀慎,滑州灵昌县(今河南省滑县)人,祖籍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唐朝时期宰相,潭州参军卢挺之子。卢怀慎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三房,廉洁谨慎。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侍御史、御史中丞,迁兵部侍郎、黄门侍郎,册封渔阳县伯。身居高位,为官清廉。唐玄宗继位后,以本官加授同...
卢怀慎是滑州人,大约是范阳的著名家族。祖父卢悊,任官灵昌县令,于是成为灵昌县人。卢怀慎在儿童时已经不凡,父亲的朋友监察御史韩思彦感叹说:“这个儿童的才器不可限量!”到他长大,中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神龙年间,升任侍御史。中宗去上阳宫谒见武后,武后诏命中宗十天一朝见。卢怀慎劝谏说:“往昔汉...
卢怀慎为官数十年,一生廉洁清贫,不尚浮华,堪称一代俭相。开元元年,卢怀慎到东都洛阳主持官员考核选拔事务,面对肥差,也许有人会大捞一把,但他仍坚守廉洁自律,无论是上任还是返回长安,随身只有一个布袋,只装着半袋日常用具。开元四年秋,卢怀慎卧病在床,好友宋璟和卢从愿前去探望。卢怀慎一面支撑起身...
开元四年(716年)秋,卢怀慎病倒了,一连在家中休养了好长时间,但病情却始终未见好转。 为不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行,卢怀慎主动向皇帝唐玄宗提交了辞职报告,把自己的位子给让了出来,同时举荐了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等人才,希望皇帝可以选用他们为官。
答案有点让人难以置信,卢怀慎真的是能力不足,无力应对繁琐的政务。卢怀慎当了宰相后不久,也不知道哪个缺德鬼给他取了个绰号——伴食宰相,意思是卢怀慎这家伙就是个窝囊废,除了陪姚崇干饭,啥也干不了。这个绰号虽然取得有点不够厚道,但真的不能怪人家背后嚼舌头。在政事堂,卢怀慎自觉地将自己降为...
卢怀慎是唐代著名的清官,他的事迹流传千古。卢怀慎以廉洁著称,曾历任多个官职,最后成为宰相,生活简朴,被誉为唐代最清廉的宰相之一。他出生于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在武则天时期开始踏入官场,担任监察御史,后来又历任侍御史、御史大夫。在玄宗开元元年(713)成为宰相。卢怀慎为人谦逊,他深知自己的才能...
公元713年某日,正在东都洛阳主持官员考核选拔事务的黄门侍郎(门下省副官)卢怀慎,接到唐玄宗的《授卢怀慎同平章事制》诏令:他因长期“贞良敦朴,孝悌仁厚。度量深于江海,坚清迈于冰雪...”而被任命为宰相,即刻回西京长安任职。卢怀慎,这个后来被时人讥为“伴食宰相”的高官,到底是个尸位素餐的中年油...
卢怀慎,乃滑州灵县(现今的河南滑县)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就以节俭、严谨的品质而闻名于世。即使后来当了官,他也从未改变自己的本色。他历经中宗、睿宗、玄宗三朝,最终官至宰相,却始终如一地保持着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卢怀慎可以说是唐玄宗为满朝文武树立的一个清廉典范。当年,卢怀慎和姚崇同朝为相。...
卢怀慎,唐朝宰相,为官数十年,一向注重官德。他清廉谨慎,生活节俭朴素。他虽贵为卿相,但妻子儿女仍然寒冷饥饿,家里的衣服、器物上没有用金玉做的豪华装饰。 他们住的房子因年久失修而不蔽风雨,只好拿着帘子遮挡。他常常将所得的俸禄赐物,毫不吝惜地给予部下、贫民、朋友、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