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读小说都是最后才出现死人,得先上战场铺垫一下。卡尔维诺不这么写,他写死人太容易了。”苗炜觉得这种处理方式又残酷又有意思,归根结底,卡尔维诺是用一种童话的叙事将小众的诗意与大众文化连接起来。对此,文铮深有同感,他曾主持翻译了卡尔维诺的童话。在文铮看来,这些逻辑完全是童话的逻辑,但这种童话...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在《生活在树上:卡尔维诺传》首次引进出版之际,译林出版社也推出了“卡尔维诺百年诞辰纪念版”丛书,包含《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马可瓦尔多》《看不见的城市》等卡尔维诺不同时期代表作。“卡尔维诺百年诞辰纪念版”丛书 10月起,出版社还将举办致敬卡尔维诺的系列...
保留文学传统、促进新的作家的诞生是卡尔维诺一直关心的事情。在1968年到1972年间,卡尔维诺还在与朋友们写信探讨创办文学杂志《阿里巴巴》的可能性。在他的构想中,这本杂志包括相当数量的专栏,通过举例来阐释叙事策略、人物类型、阅读方式、文风体系和诗歌的人类学功能。不过一切要读起来妙趣横生。《马可瓦尔多》,作者:...
在卡尔维诺看来,某个视觉形象的唤起和产生是其中的关键。在但丁的《神曲》中,幻想的视觉部分甚至先于文字的想象力或与其同时发生。于是,卡尔维诺定义了想象力的两种类型:一种始于文字,终于视觉形象,通常发生在人们阅读时;另一种始于视觉形象,终于以文字表达这些视觉形象,而这正是小说创作的开端。对于这个魔术般...
卡尔维诺在中国的流行始终耐人寻味。他的作品引进中国的步伐几乎与世界同步,但成名却像是一夜之间。他出身文学,但影响力却肉眼可见地渗透进哲学、建筑、影视、艺术等多个领域。为何来自意大利的他会在中国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且这种共鸣在经历几代读者后依然未见衰落?2023年10月15日是卡尔维诺的百年诞辰。新京报书评...
1923年10月15日,卡尔维诺出生在古巴哈瓦那附近的小镇圣地亚哥·德·拉斯维加斯,不到两岁时跟随父母回到了意大利西北部的圣雷莫。小城毗邻利古里亚海,家中花园里有棵柔毛肖乳香——“假胡椒树”,它后来成为了《树上的男爵》中树木的原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卡尔维诺和弟弟一起加入游击队。游击战的经历对卡尔...
让-保罗·曼加纳罗,这位法国学者、作家、卡尔维诺的长期译者,他的精神气质与卡尔维诺非常契合。这部传记14万字,以“轻盈灵动”取胜。如果把卡尔维诺的作品形容为一株株葳蕤繁茂的大树,那么,曼加纳罗就媲美于科西莫,自由地、从容地在这片文学世界的丛林里纵跃,从一株树到另一株树,有时腾空,有时返回。伊塔洛...
《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王焕宝 译译林出版社 2012年 卡尔维诺在1954年初写给人类学家朱塞佩·科基亚拉的一封信里称,要在意大利创作一部《格林童话》,收集素材是一个问题,有些地区已有出版发行的素材,又有些地方不存在素材;还有方言的问题,要将不同收集者的资料组合到一起,使之...
这种“注意力的转向”一定程度也标志着卡尔维诺抛下了牵绊他许久的现实主义追求,此后,卡尔维诺几乎完全放弃了线性的叙事模式,而是转而将故事的脉络分割、扭曲、缠绕、连接、重组,最终形成复杂的迷宫般的网络。例如,《命运交叉的城堡》以一套意大利塔罗牌的牌面为起始,宾客们来到城堡后丧失了语言能力,只能借助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