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局纹镜,也叫规矩镜,是汉代铜镜中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纹饰,主要出现在西汉末年到王莽时期。这种镜子因其独特的博局纹饰而得名,因其形状像英文字母“T”、“L”、“V”,还被外国学者称为TLV镜。博局纹镜的镜面结构博局纹镜的镜面分为几个部分:镜钮、纽座、装饰区、铭文带和外缘。镜钮通常是半球形,钮座外...
所谓博局纹,指的是古代的围棋盘,即局戏,在当时成为高士文人休闲时的一种时尚追求,也充分反映了当时国家强盛、文化繁荣的太平景象。古铜镜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国家之一,成为百花齐放的青铜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还是一种带有深邃文化内涵和鲜明艺术美感的艺术品。它在...
🌟 尚方博局镜,东汉时期的瑰宝,直径13.7厘米,重0.45千克,于1977年在西安市灞桥区出土。这面铜镜通体乌黑,被誉为黑漆古镜,其圆形设计,圆钮和四叶形钮座,外围的凹面方框,都展现了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 镜面上,八乳、博局纹和四神鸟兽纹等图案装饰得淋漓尽致。方框的四角装饰有V字符,四边外两圆座乳夹T、...
#每天认识一件文物# 博局镜 博局镜样式繁多,有的构图简洁,有的加入了植物、鸟兽、铭文、仙人等装饰题材,画面丰富而井然有序。 在博局镜上,你能看到: 四方八位 博局纹的基本元素,包括方、圆和“TLV”纹样...
博局镜是汉代铜镜的一大创新,它将博局与四神、羽人、瑞兽、珍禽元素融合在一起,体现了阴阳五行和神仙思想。西汉武帝时期最早出现博局纹,但主要流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王莽时期“托古改制”,博局镜尤为盛行,纹饰细腻,制作精良,水平极高。到了东汉中晚期,博局纹及其相间的纹饰趋向简化,制作粗糙,逐渐没落。汉代...
汉代类似的镜子较多,通常均有铭文,纽座外方格常有十二乳钉及十二地支,此镜无铭文,但纹饰内似熊之怪兽,还未发现有相同的。汉镜因铝、锡、锌等添加较多,镜身发白,敲击之下响声清亮而松散。圆形,圆钮,四叶纹钮座,四块乳钉及博局纹将内区分为四方八棱,分别配置为:青龙配独角兽;朱雀配一鸟;玄武配托...
博局纹镜“TLV”的基本格局是不会变得,但图案却可以十分丰富。故宫博物院里的“博局纹人物画像镜”是东汉早期的铜镜,可以看到它造型中规中矩,方圆天地。这里面共有四组画面,看到时候要把那些字母当作分隔线,这也是这些短线条的作用,就是用来分隔画面的。四幅画像从最底下那个看起,将此列为第一组,这组里...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一槌定音]汉代博局镜 选集 更多 《一槌定音》 20240929 《一槌定音》 20240922 《一槌定音》 20240915 《一槌定音》 20240908 《一槌定音》 20240901 《一槌定音》 20240825 《一槌定音》 20240818 《一槌定音》 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