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杜牧发出“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感叹,史书《南史》中南朝梁官员郭祖深曾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可见南朝佛教的繁荣之态。这些佛教建筑承载着佛教文化,是彼时佛教思想蔓延的见证者,遗留下来的佛寺成为秀丽江南的特殊风景。 南朝的古寺名刹 南朝时的古寺名刹数量众多,例如大明寺、栖霞...
统治者的支持。南朝享国时期最长的皇帝梁武帝就对佛教教义十分痴迷,梁武帝把佛教视为和儒教一样的国家思想基础,并曾三次出家为僧,他在位时期大肆兴建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指的就是梁武帝时期,可惜经过战乱,具体有多少寺庙也没有详细的定论,目前统计到的有200多座。其中现存最为出名的是南京的鸡鸣寺。社会的混乱...
南朝佛教,包括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到陈后主祯明二年(588)中国南北分裂时期,在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佛教。 南朝各代对于佛教的态度,大略与东晋相同,统治阶级及一般文人学士也大都崇信佛教。宋诸帝中,文帝(424—453)最重视佛教。他听到侍中何尚之等告以佛化有助于政教之说,即致意佛经,后来常和慧严、...
佛教可以说在南北朝做到了鼎盛,这是其他宗教所不能起及的高度。一、从印度传入,被统治阶级钟爱,佛教盛行情理之中 1、东汉时期传入,动荡局势提供土壤 首先需要讨论的是为何佛教会兴盛,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曾经有过描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480这个数字非但没有夸张,反而有些缩小寺庙的规模,...
1、南朝统治者 南朝宋文帝认为“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化,贝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因此他认为佛教有很大的社会作用,就曾经设筵招待过道生等僧众。南朝第二个朝代萧齐时期,竟陵王萧子良曾广召大批僧侣共同弘扬佛教教理。而且他本人对当时流行的佛经有独到见解,他还编撰过有关佛教文字16帙,116卷,造经35...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们回到讲鸠摩罗什之前的那个问题: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兴盛与否,于当时社会是否产生的都是积极影响。就和鸠摩罗什其人一样,既有辉耀万丈的一面,也有藏在光明背后的阴暗面。 就像我最初说的,那个时期是大量译制佛经的黄金时代,无论南方北方,无数高僧大德辈出。北方重信仰,因为与西域...
南朝佛教盛行情况那个苦难的年代,皇家为了转移百姓的视线,把佛教拿过来做挡箭牌,给予寺院和僧尼以高于普通人的地位。上至皇室下至有钱人,即使不为僧尼也要许身佛门,供养佛陀。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全国盛行,据说有一段时间全国有十分之一的人口为僧为尼,这是统治者没有想到的 ...
从上面两种佛教的简介中,我们能看出,佛教的核心是“现在的吃苦是为了未来”。正是在这种“乐观向上”教义,让南北朝时期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感到了温暖,而各位统治者们也觉察到了佛教可以稳定统治的可能,于是这个外来的教派就开始在中原茁壮成长了。但它的成长也并非一帆风顺。它遇到的第一个坎,是北魏太武帝拓跋...
南北朝时南朝佛教的兴盛 南朝佛教,包括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到陈后主祯明二年(588)中国南北分裂时期,在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佛教。 南朝各代对于佛教的态度,大略与东晋相同,统治阶级及一般文人学士也大都崇信佛教。 宋诸帝中,文帝(424—453)最重视佛教。他听到侍中何尚之等告以佛化有助于政教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