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谱】南吕宫 【一枝花】套数首牌。与词牌[满路花](辛弃疾词名[一枝花])及南曲小异。北曲初期有用南曲体者。除第五句外,均作对句。诸宫调异。 ×平×厶平,×仄平平厶△。×平平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厶△,平平×厶平△。仄×平、×仄平平,×××、×平去上△(上)。 【梁州...
南吕宫,古代乐律名之一,属于十二律制之一,与阴阳各六相配,体现古代乐律的精髓。十二律制,古代音乐体系,通过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以此构建复杂的音乐体系。排列顺序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
所属曲牌,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载,有北曲33支,南曲(包括集曲)178支。元杂剧第二折采用南吕宫套曲较为普遍,常见的南吕宫曲牌联套方式有“〔一枝花〕—〔梁州第七〕—〔牧羊关〕—〔四块玉〕—〔骂玉郎〕—〔玄鹤鸣〕—〔乌夜啼〕—〔煞尾〕”。燕南芝庵的《唱论》谓“南吕宫唱,感慨伤悲”。 精选发现 ...
⑴南吕:宫调名。南吕宫为元曲常用宫调之一。四块玉:曲牌名,属南吕宫。全曲二十九字,七句五韵。恬退:以退隐感到心神安适。⑵麟台:即麒麟阁,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位功臣像于阁上。后以画像麟台来表彰功勋卓著的大臣。⑶归去来:归隐吧。来,语尾助词。晋陶渊明辞官归田,作《归去来辞》。⑷红尘:指...
八宝妆(南吕宫)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张先bā bǎo zhuāng nán lǚ gōng八宝妆(南吕宫)jǐn píng luó huǎng chū shuì qǐ。huā yīn zhuǎnzhòng mén bì。zhèng bù hán bù nuǎn,hé fēng xì yǔ,kùn rén tiān qì。 cǐ shí wú xiàn shāng chūn yì。...
南吕宫戏曲、散曲音乐名词。宫词之一。据中原音韵说,南吕宫有“感叹伤悲”的特点。中原音韵载南吕宫所属曲牌为二十一个。据九宫大成谱所载,属南吕宫的曲牌,北曲有三十三,南曲(包括集曲)有一百七十八。北曲南吕宫联套的普通格是一枝花梁州第七尾声。南曲南吕宫联套的普通格式是梁州序(四支)节节高(二支)尾。南北...
八宝妆(南吕宫)宋代:张先 锦屏罗幌初睡起。花阴转、重门闭。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 此时无限伤春意。凭谁诉、厌厌地。这浅情薄幸,千山万水,也须来里。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
南吕宫,是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南吕为其一也。宫调简介 十二律制:是古代的律制,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又,奇数各律又称为“律”,偶数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