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辰时、隅中...
十二时辰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夜半”。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夜半”一词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名称,与天地万物的运行息息相关。这种计时方式不仅体...
子时,又名夜半、子夜、中夜,意为孕育,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24时),为一日之始。据说,鼠在这段时间最活跃。鸡鸣 丑时:1:00-3:00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丑时,...
十二小时制仍然是大多数指针式钟表显示时间的方法,每十二个小时旋转一周。对于24小时旋转一周来说,时针每小时仅仅转动了15°,这个角度太小以至于难以分辨。时制对照 时间格式:24小时制世界范围内:H:mm (H:mm:ss)HH:mm (HH:mm:ss)12小时制时间范围内:h:mm tt (h:mm:ss tt)hh:mm tt (hh:mm:ss tt...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
十二时辰对照表是站长工具网整理的最全的十二时辰表,包含: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古代时间与现代时间对照表,让您了解十二时辰怎么读及12时辰对应时间相关知识。
今天一起来看看十二时辰一一对应的名字吧! 夜半 子时 23:00-1:00 宜|睡眠 忌|熬夜 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夜半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
人定,是十二时辰的最末一个时辰,《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此时夜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入睡了。亥时三焦经当令,“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此时宜睡眠,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睡梦中,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息,对身体和美容十分有益。一时有一时的生息,生生不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