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里,胡适的故事代代相传,他担任校长时搞的教育改革,对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影响超级大。现在,学者们开始系统地收集和整理胡适的书籍和文章,而他留下的笔记、日记和信件,都成了研究民国时期学术的重要材料。胡适的那句“大胆猜想,仔细验证”的研究理念,到现在还被学术界当成宝贝,他的这种讲究实际的学问态度,...
多年后,李敖在2005年来到北大演讲。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老友胡适的敬爱和感激。在演讲中,他宣布要捐出35万元为胡适先生在北大校园里立一座雕像。他希望能以这种方式,永远纪念胡适先生对他的帮助和友情。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提议并未得到北大的接纳。虽然很多重要的人士都曾经呼吁过,但胡适这位北大的老校长的雕塑始终...
1948年冬,北平和平解放,胡适卸任北大校长后离去。次年6月,59岁的他抵达上海,正值战役前夕,便独自乘船赴美,追寻心中向往的“自由”国度。胡适失去驻美大使与北大校长职务后,在美国大学申请教授职位未果,最终在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觅得馆长一职。1951年底,学校为节省开支,将年薪5200美元的胡适馆长换为...
这个时期的胡适,完全看不出后来大学者的影子。他开始整日与狐朋狗友厮混,流连于烟花之地。烟酒不离手,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这段经历,胡适在日记中称之为"荒唐岁月"。谁能想到,这个整日鬼混的少年,日后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北大校长,更是获得36个博士学位的学界泰斗?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揭开胡...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为最著名的两所院校,自然被组织高度重视。华北局城工部派人秘密与北大校长胡适和清华校长梅贻琦接触,争取他们能够留下来。据时任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的季羡林回忆:有人告诉胡适,将来继续当北京大学校长兼北京图书馆馆长,敦请他留下。虽然我们拳拳盛意,甚至毛主席都亲口挽留胡适留下来。可是,...
他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曾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许多人带来了思想启蒙。他还曾担任过北大的校长,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培育了许多有理想、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他一生获得了36个博士学位,是民国时期第一个提倡白话文的学者。他就是胡适,一个备受争议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有些人崇拜他的学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适的成就越来越多。更是在1945年时更是被推选为北大校长。他的才华和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同时也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胡适在民国时期的文坛上可谓举足轻重,他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文学领域、学术领域都有着令人钦佩的成就。他与众多文学名人都有过密切的往来,相互...
有趣的是,胡适在处理公共事务时,总能保持冷静和幽默,即使面对批评,他也能够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应对,并巧妙地用几句风趣的话语来消除尴尬。遗憾的是,胡适在1948年卸任北大校长,这一决定令不少人感到惋惜,但对他而言,这可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离开北京大学后,胡适的人生迎来了新的阶段,他的婚姻与情感生活...
同时,教育部长朱家骅也极力推荐胡适。于是,蒋介石最终决定:由胡适担任北大校长,在胡适回国之前,暂由傅斯年代理。消息一公布,北大内外著名教授学者都欢欣鼓舞,纷纷致电致函向胡适表示祝贺。1946年7月29日,胡适回到北京,傅斯年郑天挺到机场迎接。8月16日,胡适主持了北大行政第一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北大新建院系和...
1949年,大陆解放在即,我党积极争取胡适,希望他能留下来,并承诺他可以继续做北大校长,并且兼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可是胡适却拒绝留下,选择了离开大陆。在胡适离开大陆前,他曾对北大同仁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跟着美国,面包和自由都会有的;第二句话是:跟着苏俄,只有面包没有自由;第三句话是:而跟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