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里,胡适的故事代代相传,他担任校长时搞的教育改革,对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影响超级大。现在,学者们开始系统地收集和整理胡适的书籍和文章,而他留下的笔记、日记和信件,都成了研究民国时期学术的重要材料。胡适的那句“大胆猜想,仔细验证”的研究理念,到现在还被学术界当成宝贝,他的这种讲究实际的学问态度,...
多年后,李敖在2005年来到北大演讲。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老友胡适的敬爱和感激。在演讲中,他宣布要捐出35万元为胡适先生在北大校园里立一座雕像。他希望能以这种方式,永远纪念胡适先生对他的帮助和友情。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提议并未得到北大的接纳。虽然很多重要的人士都曾经呼吁过,但胡适这位北大的老校长的雕塑始终...
1948年冬,北平和平解放,胡适卸任北大校长后离去。次年6月,59岁的他抵达上海,正值战役前夕,便独自乘船赴美,追寻心中向往的“自由”国度。胡适失去驻美大使与北大校长职务后,在美国大学申请教授职位未果,最终在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觅得馆长一职。1951年底,学校为节省开支,将年薪5200美元的胡适馆长换为...
这个时期的胡适,完全看不出后来大学者的影子。他开始整日与狐朋狗友厮混,流连于烟花之地。烟酒不离手,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这段经历,胡适在日记中称之为"荒唐岁月"。谁能想到,这个整日鬼混的少年,日后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北大校长,更是获得36个博士学位的学界泰斗?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揭开胡...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为最著名的两所院校,自然被组织高度重视。华北局城工部派人秘密与北大校长胡适和清华校长梅贻琦接触,争取他们能够留下来。据时任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的季羡林回忆:有人告诉胡适,将来继续当北京大学校长兼北京图书馆馆长,敦请他留下。虽然我们拳拳盛意,甚至毛主席都亲口挽留胡适留下来。可是,...
在这段新的人生篇章中,胡适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他不再沉迷于抽烟、酗酒和逛窑子,而是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他陆续发表了多篇著名的论文,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胡适的成就越来越多。更是在1945年时更是被推选为北大校长。他的才华和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同时也为中国的文化...
遗憾的是,胡适在1948年卸任北大校长,这一决定令不少人感到惋惜,但对他而言,这可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离开北京大学后,胡适的人生迎来了新的阶段,他的婚姻与情感生活也成为众人瞩目的话题。那么,在学术和职业之外,胡适的个人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人生如戏】在胡适光鲜的公众形象之下,他的私人生活同样充满了...
胡适的这一生在晚年的时候可谓是凄凉,无奈的生活。一、胡适的经历胡适前期为新文化运动做出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提倡白话文,解放思想。在去美国之前担任的是北京大学的校长,所以,在引领学生进行运动活动方面,胡适可以正确地引导他们。其实胡适在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期间,胡适的生活可谓是比较舒服的。因为此时的...
1949年,大陆解放在即,我党积极争取胡适,希望他能留下来,并承诺他可以继续做北大校长,并且兼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可是胡适却拒绝留下,选择了离开大陆。在胡适离开大陆前,他曾对北大同仁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跟着美国,面包和自由都会有的;第二句话是:跟着苏俄,只有面包没有自由;第三句话是:而跟着他们...
没想到,傅斯年给蒋介石上书极力推荐胡适担任北大校长:北大全体教授及一切相关之人,都盼望胡适之先生为校长,为日有年矣!……然后,傅斯年继续写道:适之先生之见解,容与政府未能尽同,然其爱国之勇气,中和之性情,正直之观感,并世希遇……盖适之先生之拥护统一,反对封建,纵与政府议论参差,然在紧要关头,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