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承载人类知识与记忆的载体,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的制作,工艺复杂,颇费时日,弥足珍贵,“偷书贼”往往会因此受到来自誊抄工的无情诅咒。在《中世纪“护书诅咒”与乔叟的誊抄工》一文中,复旦大学英文字副教授包慧怡为我们梳理了西方的“护书诅咒”这一...
包慧怡,1985年生于上海,都柏林大学中世纪文学博士,复旦大学英文系讲师,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会员。研究中古英语宗教诗歌及中世纪感官史,着重八至十五世纪手抄本中的图文互动。著有散文集《翡翠岛编年》(上海三联2015)、诗集《异教时辰书》(“不是”基金2012),近作为十年诗选《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
北魏泥塑人面这半张人面亦历经了补缺,修残如残是下弦月传授的经验因此鼻根以上开裂抵达空无,一种被彰显的先验之盲。法令纹处的补痕天衣无缝,以至于补痕,ex nihilo, 就成了法令纹虚空中垂钓,捕捞无名笑靥他那诞生于眼之缺席的无所不见,他那身后的盲仍要求最精粹的凝视:避开所有洞见,像曾避开孕育这盲的幽...
"包慧怡,1985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英语系,都柏林大学英语系中世纪文学博士生,研习中古英语头韵诗及8-15世纪手抄本。 著有诗集《异教时辰书》,出版译作《好骨头》《隐者》《爱丽尔》等九种,2014年爱尔兰都柏林市驻市译者。散文及专栏见于《书城》《东方早报》《上海壹周》《上海文化》《澎湃》等。"图片...
包慧怡:1985年生于上海,出版有诗集《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评论集《缮写室》《青年翻译家的肖像》,散文集《翡翠岛编年》《沙仑的玫瑰》,英文专著《塑造神圣:“珍珠”诗人与英国中世纪感官文化》,中文专著《中古英语抒情诗的艺术》等。小说散...
包慧怡《旋转木马的星辰之旅:薇依的柏拉图笔记》,《新知》2014年12月。 包慧怡《盖尔语的薄暮》,《新知》2014年1月。 包慧怡《安吉拉·卡特的非典型短叙事》,《书城》 2011年第9期。 包慧怡《通灵人之梦:安吉拉·卡特的<黑色维纳斯>》,《书城》2011年第10期。 包慧怡《胶片之影,杂剧之光:安吉拉·卡特<美国鬼魂...
包慧怡诗人都柏林大学中世纪文学博士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下午三点才起。吃完饭,还有阳光,下楼去河边完成医生嘱咐的五千步。河那头有一大片空旷的草坪,栽着两排高大的柏树。我发现中间的土地裂开了一道巨缝,从前没有留意到。问鲸:难不成昨晚地震了?鲸说,人工挖的吧,本来要沿着地缝种点像样的灌木,大概种...
十几年前,包慧怡在翻译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小说《隐者》时,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她曾经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被所有人看作书呆子的女孩会如此打动她,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同情,情同此心,或说是同病相怜。这段话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形容包慧怡自己,当她埋首于珍贵的中世纪手抄本,在羊皮纸上一笔一画地临摹时,当她...
考古故事《双梦记》获短篇小说奖“双子星”奖 包慧怡:写小说也是一种考古|华语青年作家奖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在文学界,包慧怡不算新人。她身上兼具诗人、翻译家、英文系教授、学者等多重身份,让她的文学作品总是充满知识、缜密与灵幻。近两年,她开始把目光投向小说写作领域。5月13日,第八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