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 [ bāo shì ché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āo shì chén ] 人名。(1775-1855)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泾县(今属安徽)人。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不假思索 厚德载物 响遏行云 因地制宜 奋发图强 ...
款识:宝叔先生雅鉴,安吴包世臣。 钤印:包世臣印(白文)、慎伯(朱文) ▲包世臣《草书学如心似十言联》 纸本草书 175×23cm×2 淮安市博物馆藏 释文: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款识:叔丞世讲属书此联,自箴其志,不可量也,安吴包世臣书...
包世臣,安徽泾县人,不仅是清嘉道年代著名经世学家、文学家、书法和书学理论家,同时也善绘事,且精,现在的很多书学者并不知晓。笔者通过撰写《包世臣大传》借机说说包世臣有关绘事秩事。 一说、角胜眉峰绘事 嘉庆二十一年(1816),初夏,包世臣先生(下简为先生)交游并滞迹江苏吴门(现属苏州)时,长洲(...
包世臣 (1775-1855),字慎伯,号倦翁,泾县包村人。出生于耕读之家,自幼聪颖好学,5岁习句读,7岁学文,8岁随父赴南京读书,19岁设书馆教学,21岁就读于芜湖中江书院。不久由程世淳推荐到徽宁道朱镕门下,从此开始了数十年的幕僚生涯。嘉庆十三年(1808)中举,64岁时任新喻...
包世臣(1775-1855),安徽泾县人,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他是北宋名臣包拯的第29世孙,字慎伯,晚年自号倦翁和小倦游阁外史。包世臣在嘉庆二十年中举,曾担任江西新喻知县,但因被弹劾而离职。包世臣学识渊博,对兵法、经济学、农政、货币以及文学都有深入研究。他28岁时遇到邓石如,师从其学习篆隶,后来又倡导北魏...
纵观包世臣在艺术方面的经历及成就,严格来说,包氏主要是书论家,其次是书法家,严格来说他甚至称不上“印人”,篆刻方面,他更多是扮演两位印坛宗师之间的过渡桥梁角色。 包世臣自小习书,书法一域,包氏也是偏好,侧重于楷书、行书和草书的研习,楷书取法唐楷之颜柳和北碑的龙门造像、北魏墓志等,行草书则取径宋代苏轼、...
包世臣学书,当无明师指点,天赋有限,故未能从疑处幡然成悟,因而游离于门外。学书年龄非为重要,重要的是天赋、方向、方法,董其昌是个例子。包世臣前后参加过十三次会试,俱落榜。在其六十一岁,也即第十三次会试落榜后,终于绝望了,遂绝意科举。笔者曾对邓石如有如下分析:“因为读书少,科举之路断绝,功名无望...
包世臣故居位于扬州市广陵区观巷27号、琼花观西大门对面,清代建筑。文物历史 清代两位举人——学者、书法家包世臣,医药学家吴尚先先后寓居于此。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号倦翁,安徽泾县人,清代学者、文学家、书法家。嘉庆举人,书法家。师从邓石如,精通书法篆刻,倡导碑学。自署其居为“小倦游阁”, 后...
包世臣(1775~1855) 行书 七言联 图录号: 1207 估价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 1207纸本 对联识文:一帘花影云拖地,半夜书声月在天。款识:澍生一兄雅鉴。倦翁包世臣。钤印:世臣私印(白) 包氏慎伯(朱)签条:包倦翁七言(上联、下联)。壬申秋八月重装。居易庐珍藏。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