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思光(Sze-Kwang, Lao,1927年9月3日-) ,原名劳荣玮,号韦斋,笔名思光,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学者。劳思光生于1927年9月3日,湖南长沙人氏,祖父劳崇光为清朝的两广总督,曾代表政府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父亲劳竞九曾加入同盟会,参与辛亥革命。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劳思光遂移居台湾,其后旅居香港教授哲学,近年穿...
劳思光(1927年—2012年10月21日)教授生前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及“中央研究院”院士,被公认为当今汉语哲学界最资深、研究成果最丰富及最受尊重的哲学家之一。劳教授1927年生于陕西西安,本名荣玮,字仲琼,号韦斋,祖籍湖南省长沙县。高祖劳崇光公,清同治年间曾任两广及云贵总督,参与平定太平军,并代表清廷签署...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在台湾有“哲学大师”之称的学者劳思光21日上午去世,台湾华梵大学文学院长郭朝顺表示,师生都感到意外且不舍,校方将为他举办温馨的送别仪式。 劳思光是湖南长沙人,本名荣玮,号韦斋,笔名思光,生于1927年。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东吴大学、政治大学等校的...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哲学大师劳思光10月21日逝世,享寿85岁。马英九在本月10日的追思会上亲自颁发褒扬令,表彰劳思光在学术界的贡献。 追悼会现场播放劳思光生前的照片,其生前任教的华梵大学10多名学生也吟歌送别。 劳思光原名劳荣玮,笔名思光,1927年9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他的著作《新...
劳思光,这位生于1927年9月3日的湖南长沙人,原名荣玮,以号韦斋、笔名思光而知名。他在中国哲学领域有着深远影响,早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求学,1949年赴台后,完成了台湾大学哲学系的学业。此后,他在学术上不断拓展,曾在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进行研究,并在哈佛及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访问学者。他的教学...
劳思光的学术生涯始于1946年,他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了他的学习。1952年,他在台湾大学哲学系完成了学业。紧接着,他在珠海学院担任讲师,这一职位他坚守了长达十年,直到1964年。1964年至1985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担任哲学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期间还曾两度赴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进行访问...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在台湾有“哲学大师”之称的学者劳思光21日上午去世,台湾华梵大学文学院长郭朝顺表示,师生都感到意外且不舍,校方将为他举办温馨的送别仪式。 劳思光是湖南长沙人,本名荣玮,号韦斋,笔名思光,生于1927年。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东吴大学、政治大学等校的...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哲学学者劳思光21日辞世,他生前任教的华梵大学校长朱建民说,劳思光在哲学展现理性,将感性寄托诗集,美食则是他的乐趣。 华梵大学校长朱建民表示,劳思光思路清晰,不管任何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会随波逐流,在学术上展现理性的一面;然而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劳思光,也喜欢写...
🌱 劳思光先生指出,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和所秉持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儒者的范围。尽管中国历史上有汉唐之儒、宋明之儒,以及现代的新儒家,他们的观点和学说各异,但都未能超出儒学的范畴。📜 儒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化成”,即通过教育、感化等方式,使人们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