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先生为友人劳思光《康德知识论要义》写的序: 若论超悟神解,以中国学问的标准说,康德是不甚特显的,亦不甚圆熟。但他有严格而精明的思辨,有宏大而深远的识度,有严肃而崇高的道德感与神圣感,这三者形成康德哲学的规模,以及其规模之正大。因为他有严格而精明的思辨(即逻辑的辨解),所以他言有法度,理路不...
营最’辫亩2008年第7期 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一个面相 ——从牟宗三、劳思光看港台地区的中国哲学研究 李翔海卢兴 【摘要】作为学术大家,牟宗三和劳思光以其学术成就从一个方面代表了20世纪港台地区的中国哲 学研究达到的理论高度。两人在解构“以西释中”的诠释范式而以符合中国哲学之“自性”的方式诠释中 国哲学这一...
以牟宗三、唐君毅为核心的港台新儒家以及劳思光均在此背景之下,对于科学的价值与定位进行了讨论。从科学与道德的关系、对社会科学的理解以及对科学的理论效力的理解入手,比较牟宗三、唐君毅与劳思光科学观,则可以发现劳思光已经走出港台新儒家的形上学思维以及守护传统文化的语境,不再认为道德的价值高于科学,或者以道德赋予科...
牟宗三与劳思光两人儒学观同中有异,分歧的核心在于是否承认先秦儒家思想中具有形上学,依此衡断宋明新儒学的发展趋向。牟宗三思辨地证立了儒家自始具有"道德的形上学",以此为"道统"分判宋明儒学,提出"两统三系说";而劳思光质疑任何诉诸"存有"之价值学说的理论效力,提出宋明儒学"一系三型说"。在比较的视野下,尽管两...
友人劳思光先生近撰《康德知识论要义》,清晰确定,恰当相应,为历来所未有。他在“绪言”中,很中肯地指出:形成康德哲学全部理论系统的“基源问题”便是对本体的知识是否可能。这是融会了康德的全部哲学以后综起来如此说的,亦是根据康德所说的“一切对象划分为本体与现象”一义而说出的。这是康德哲学的一个总纲领。以...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唐君毅先生与牟宗三先生。他们的研究工作,也可以用唐牟的著作为代表。 大致来说,唐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中国哲学原论》,本以疏解传统哲学思想为主,可说是有很强的“哲学史研究”的色彩。牟先生的《心体与性体》,更是疏解宋明儒学的专书,在体例和内容上都应看成“哲学史研究”的作品。
從這裡,你才看出他講的基源問題,在哲學上的重要性。我們當代新儒家最重要的兩個人物――唐君毅跟牟宗三。唐先生一直在香港中文大學。牟先生本來在臺灣師範大學、然後東海大學,之後唐先生把他請到中文大學。當時,我們哲學界的盛事就是唐先生、牟先生、勞先生,都在中文大學。
20 世纪中国哲学的一个面相——从牟宗三、劳思光看港台地 区的中国哲学研究 李翔海;卢兴 【期刊名称】《学术研究》 【年(卷),期】2008(000)007 【摘要】作为学术大家,牟宗三和劳思光以其学术成就从一个方面代表了 20 世纪 港台地区的中国哲学研究达到的理论高度.两人在解构"以西释中"的诠释范式而以 符合中国...
把牟宗三和劳思光对照着读真是有意思。相比起来,可以说,牟宗三归根到底还是旧儒,虽然他看起来洋气,但是其实骨子里一套东西都是旧儒风范,从立场识别到思维方式到维护对象。而劳思光虽然亲和儒学,却是已经打破狭隘的旧儒视野,让人耳目一新。这两人,虽然主旨多有交错,却是两端风景 û...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为什么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是法家而不是儒家和道家 231 0 08:43 App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儒墨法道四家对周朝文制分别抱有怎样的态度? 334 0 11:16 App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老子的主要思想 572 1 06:38 App 易中天:道家大气,儒家实在 5009 2 02:09 App 倪海厦:不要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