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亭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借送别抒发作者自己的伤感,诗中作者自比谢灵运,自矜其才不减于袁宏,感叹孤独寂寞、无人赏识之情。全诗善用蔓草、悲风、秋月等意象,寓情于景,渲染凄凉氛围。作品原文 劳劳亭歌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我乘素舸同康乐...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译文 注释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赏析 此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诗人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单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
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写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以极其洗炼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
唐代·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译文及注释译文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注释⑴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景定建康志》: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吴置亭在劳劳山上,今顾家寨大路东即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写作方法的把握,《劳劳亭》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此诗虽有送别之意,却无送别之人、事,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前两句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将送别诗意推到了高峰;后两句则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李白 古诗。 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注释 ⑴《劳劳亭》李白 古诗: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景定建康志》:《劳劳亭》李白 古诗,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吴置亭在劳劳山上,今顾家寨大路东即其所。《江南通志》:《劳劳亭》李...
唐代,长江辽阔,劳劳亭可临江远眺,故又称望远楼、临沧观。当时的李白就在劳劳亭边,吹着江风,远眺辽阔江面,与友人举手作别。劳劳,“举手长劳劳”,“劳劳”有目送望远之意。《金陵古今图考》中的东晋都建康图》,劳劳亭在新亭南。劳劳亭之外,东山、凤凰台、新亭、瓦官阁……这些地方都曾留下李白身影。在...
杨巨源的《折杨柳》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写得也具见巧思,但与李白这两句相比,就显得巧而不奇。李白的这两句诗是把联想和奇想结合为一的。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
劳劳亭唐代: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送别,离别,借景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注释 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景定建康志》: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吴置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