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是通过多种方式来保障劳动者权益的。 一、明确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一系列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需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字或盖章确认,确保合同内容真实有效,双方各执一份,便于维权时提供证明。法规 二、工会的维权作用 工会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事先通知工会。
🌟【未签劳动合同的补偿】 从2025年1月10日起,如果雇主未能及时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员工将获得长达11个月的双倍工资补偿,总计可达首年23个月的工资总额!🛡️【社保缴纳责任】 企业必须全面履行社会保险缴纳义务,试用期员工同样享有此福利。如权益受损,可拨打全国统一社保热线12333寻求法律支持。📜【离职补偿...
法律分析: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主要有:(1)协商处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处理: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人社部门劳动争议调解申请调... 查看全文 谢建阳律师 执业14年 资质认证 2022-04-15 劳动法如何保障劳动者权利 法律分析:劳动法...
法律分析: 劳动法通过一系列规定保护劳动者的权利: 1、劳动者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不因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 2、劳动者享有自主择业的权利。 3、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
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它赋予劳动者的权利有(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C.休息休假的权利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2025年劳动法的新规定,从劳动合同、工时制度、工资支付到社会保险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修订。这些规定旨在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应积极响应并遵守这些新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劳动环境。对于劳动者而言,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学会用法律武器...
新规指出,劳动仲裁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虽然劳动仲裁流程可能较长,但劳动者应做好长期战线的准备,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通过谈判解决争议,降低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2024年新规中的各项规定都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关注和保护,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有底气、有保障。同时,这些规定也为企业提供...